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停車難成新老小區通病 九成私家車『借宿』馬路
2012-10-25 10:07:0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石卉 宋揚 李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0月25日訊“人都說買車是為了方便,如今卻成了最大的煩心事。小區位少車多,想說停車不容易!”這是眼下哈市有車一族的集體心聲。

  近日,本報記者歷時半個多月,踏訪哈市主城區十餘個居民小區時發現,無論新建小區還是老舊小區,停車難已成為擺在私家車主面前無法回避又無法解決的現實——搶車位大戰每天上演;安地鎖、放板凳、甚至拿摩托車佔地兒屢見不鮮;因小區容量有限,私家車“外溢”至周邊街路導致交通擁堵……

歐洲新城小區外人行道已成了擁擠的停車場。

車輛途徑歐洲新城小區附近民慶街時均得“擦肩而過”。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哈市2000年以前建成的小區基本未額外配備小區停車場,到了2004年以後,一些中高檔社區相繼建成,為了提高小區整體居住質量,一些小區開始配備地下停車場,但數量極少,比例約在7:1以上,且其中一些因價位過高,至今不少車位都處於閑置狀態。

  哈市交警部門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哈市主城區機動車保有量達96萬輛。交警預計,按照目前每天400輛的增速計算,到今年年底,哈爾濱的機動車保有量將突破百萬輛,其中私家車約佔七成。從哈市房產住宅局和哈市交警部門處獲得的信息來看,目前哈市新老小區車位配備數不超一成,也就是說,哈爾濱約九成私家車無奈“睡”馬路。


 

  歐洲新城

  私家車“外溢”填滿周邊三條街

  “小區的停車空間有限,無論白天還是晚上想找到停車的位置很難。雖然小區內已經停了不少車,但還是不夠用。小區內沒位置,我們只好將車停到小區周邊的馬路上。”16日20時,歐洲新城小區居民無奈地對記者說。

  據介紹,歐洲新城小區是哈市2000年之後建成的大型住宅區。記者踏訪該小區北側的行車通道時看到,僅僅五六米寬的小區通道上停滿了居民的私家車。為了能夠盡量多停車,每輛私家車都是斜著停放,但留給車行的寬度已不足三米。

  小區內無處停放只能在小區外想辦法。在今年剛改成單行道的民慶街上,記者看到不到十米寬的馬路兩側停滿了私家車,留下的寬度僅夠一輛車通行。一位剛剛找到車位的居民對記者說:“這個時間能在民慶街上找到車位,和中彩票差不多。這條街改成單行之前,無論白天晚上,堵車那是常事兒。早晚高峰時段就更不用說了,沒個十分二十分鍾,根本別想出去。一旦兩輛車‘頂牛’了,這條路肯定被堵死。想在這條路上行車,沒有一定的車技絕對不行,車身稍寬一些的車,必須把兩邊的倒車鏡都收起來纔能通過。”

  記者隨後在與歐洲新城小區相鄰的新陽路、民慶街和民眾街上看到,小區周邊的三條街路上停滿了私家車。歐洲新城小區保安對記者說:“小區內的地下車位在兩年前就已經沒有空位了,現在即使偶爾有出租的車位,價格也在1.2萬元以上,所以小區業主的私家車只能‘睡’在馬路上。兩年前,小區的車還沒這麼多,居民只是把車停在小區院內和民慶街上。如今,每到晚間,新陽路、民慶街民眾街上通通停滿了車。”

  “晚上八點以後回家,不在小區周圍轉上兩三圈,你就別想找到能停車的地兒。”小區居民小李苦笑著對記者說。

人行道停車是多數私家車主的無奈之舉。

  恆運花園

  早上出不去

  晚上沒地兒停

  17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中山路的恆運花園小區,盡管是上午時段,小區門前的通道一側仍停滿了私家車。由於通道比較狹窄,車輛掉頭異常困難,通道內行駛的私家車在錯車時必須小心翼翼。

  家住該小區B座的居民何先生對記者說:“在我們這個小區,找不到車位是正常現象,找到車位絕對是意外驚喜。晚上稍微回來得晚點,根本沒地方停車,只能到木介街附近的小街上,把車停到人行道上,但一晚上都擔心,別因為佔了人行道被人家給劃了。由於小區裡有不少房子被租出去當辦公室了,所以白天小區的車比晚上還多。如果早上走得晚一點,至少要10分鍾纔能開到中山路。”居民陳先生則表示,小區地下停車位不到100個,沒有車位的居民只能把車停在小區樓下的馬路上,稍微寬敞點的地方就停兩排,即使這樣還是不夠用。“每天一下班就迅速收拾東西往家趕,爭取在樓下的馬路上順利找到一個車位。但不能高興得太早,因為很可能第二天早上一出門就會發現,別的私家車為了不擋路就停在你旁邊,你要不把他叫出來,自己的車根本出不去。”

  據恆運花園小區物業工作人員介紹,該小區共572戶,地下車庫的車位數為85個,地上車位數為15個,一共100個停車位,平均6戶居民用一個車位。


 

  西典家園

  私家車激增小區無奈設單行道

  位於哈市哈西新區的西典家園小區是2010年進戶的新建成小區。雖然小區公共空間相對較大,但仍無法容納數量激增的私家車停放。

  20日晚,記者在哈西大街上的西典家園小區看到,住宅樓單元門前的甬道上停滿了私家車。由於小區內的通道比較狹窄,通道已被設成了單行道。小區周邊的街路兩側,也停滿了私家車。

  該小區居民劉強對記者說:“雖然進戶纔兩年,但是小區裡的空間已經容納不下這麼多私家車了。小區裡的通道太窄了,即使是不停車,錯車時也容易發生刮碰,物業無奈把通道設置成了單行道,便於停車。即使這樣還是停放不下這麼多車,如果回來晚了,很多人只能把車停到小區外邊的大街上。哈西大街的人行道上,停的多是我們小區的私家車。”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該小區地下車位能夠容納上千輛車,但一個車位20萬元左右的價格,讓絕大部分私家車主望而卻步。

  海富名都

  車位不足私家車橋下“借宿”

  “我們是2003年年底進戶的,小區共有700多戶居民,車位只有180個,進戶時一個車位賣12萬左右,當時就賣光了,現在有錢也買不到車位了。該小區多數私家車每天只能過著四處‘借宿’的日子。”海富名都小區居民無奈地說。

  21日19時,記者來到南崗區海富名都小區時看到,在小區大門口和附近街路兩旁,停滿了該小區的私家車。小區外的各家飯店門口也都停著一輛接一輛的私家車。當記者走到小區東側的宣化橋下時看到,這裡同樣停滿了車。正在此處停車的史先生說,他每天都把車停在橋下,這裡車位多,停車相對方便。史先生轉了一圈,終於找到了一個位置,高興地停了進去。記者問史先生什麼時間比較容易找到停車位,史先生笑著說:“那得看運氣,啥時候都是滿滿的,走一輛進一輛,我今天是運氣好。”

  21時40分,記者圍著小區轉了一圈,此時橋下、小區周邊街路滿是車輛。據了解,這些都是海富名都小區居民的私家車。海富名都小區的居民李女士無奈地說:“我家車每天都沒有固定的‘家’,今天停在大門口,明天可能就得停到橋下了。”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廣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