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25日訊 5000多名乾部、近百萬群眾投身秋收秋整地一線,1206臺大型拖拉機和2229臺聯合收割機發揮主力作用
截至10月22日,全市已完成玉米、水稻、大豆收獲面積2531萬畝,佔應收面積的91%;完成秋整地1105.6萬畝,其中水田整地面積228萬畝,深松整地789.45萬畝,起大壟面積34萬畝。

大機械正在收割玉米。徐文革攝
超常規總動員
今年,綏化農業遭遇多種災害,多雨天氣造成的人機下地困難,加之“自老山”收獲拖後的影響,今年的秋收秋整地進度比歷年拖後10天左右,收獲和整地面積較上年同期減少50%左右。
針對今年的秋收秋整地工作,綏化市委、市政府相繼召開了秋季農業生產標准化作業現場推進會議、秋收秋整地緊急電視電話會議、秋整地現場推進會議,提出了顆粒歸倉、高標准完成深松整地1500萬畝、大壟整地160萬畝、水田整地491萬畝、耕地全部黑色越冬的目標。國慶期間,綏化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放棄休息,深入基層,大力推進以秋收秋整地為重點的秋季農業生產工作。全市有5000多名乾部,近百萬群眾戰斗在秋收秋整地一線。全市219個農機合作社的1206臺180馬力以上大型拖拉機和2229臺聯合收割機全部投入秋收秋整地工作。
在多次召開推進會議的同時,組織動員全市廣大乾部群眾,集中全力,加快推進。市委書記朱清文、市長王金會以及主管副書記和副市長,每天都深入農業生產一線,靠前指揮,切實解決秋季農業生產中面臨的問題。出臺《秋季農業生產工作督導檢查方案》。分成10個督導檢查組,由10名市級領導帶隊,分赴各縣(市、區)進行督導督查,各縣(市、區)也成立了多個工作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通過召開專題會議,制定工作方案,強化人員力量,分解落實任務,明確指標責任,有效保障了秋季農業標准化生產的順利開展。
八結合促搶收
據了解,該市通過秋收與留種子相結合;秋收與種植業結構調整相結合;秋收與畜牧業飼草相結合;秋收與糧食收儲銷售相結合;秋收與農機合作社建立相結合;秋收與千公裡科技示范帶、科技園區建設相結合;秋收與龍頭企業原料供應相結合;秋收與安全工作相結合這些做法,克服今年雨水大,地比較濕的困難,對水稻、玉米倒伏地塊,大豆水泡地塊,組織乾部群眾搶排積水,及時收割,加快收獲進度。同時,千方百計增加機械收獲面積,把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以及農場、部隊的機械力量充分調動起來,做到能機收不人收、能早收不晚收,做到顆粒歸倉。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玉米、水稻、大豆收獲面積2531萬畝,佔應收面積的91%;完成秋整地1105.6萬畝,其中水田整地面積228萬畝,深松整地789.45萬畝,起大壟面積34萬畝。
秋整地保來年
今年的大壟栽培模式獲得了明顯的增產增收、抗災、抗倒伏等功效,凸顯了大機械和先進栽培模式對現代農業的支橕作用。該市政府制定出臺了《全市秋收秋整地方案》,突出發揮大機械作用,秋季農業生產突出了大機械大壟整地重點,全市計劃大壟整地面積160萬畝,較上年增長一倍以上。保證千公裡科技示范帶上的玉米、大豆園區和糧食高產創建核心區的重點地塊全部起大壟,達到待播狀態。在整地作業中,充分發揮農機作業合作社、農機大戶和農墾大型機械作用,大力推進連片整地和深松整地。全市千公裡示范帶上種植園區、高產攻關田、示范田、標准糧田、試驗田要全部實行連片整地。
目前,全市219個千萬元農機合作社,共完成收獲面積659萬畝,佔計劃793.8萬畝的83%。完成秋整地面積476.8萬畝,佔計劃1008萬畝的44.8%,其中深松整地面積451萬畝,起大壟面積33萬畝。根據今年雨水大、土地濕度大的實際,對農機具進行了及時改進,全市共對1100多臺老式農機具進行了改進,有效滿足了作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