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29日訊 牛銘泉,是東寧口岸的“名人”:倒果菜,搞木材,做稀有金屬,一度風光無限;近幾年,隨著俄羅斯關稅調整,國內勞動力成本上漲,他在對俄經貿轉型昇級的十字路口上,一度徘徊不前。而如今,東寧縣傾力打造黑龍江省寶玉石產業基地,讓十幾年來癡迷寶玉石的他,看到了新“錢途”。
牛銘泉在給顧客展示寶玉石成品。
10月10日,走進位於東寧口岸一側的寶玉石產業基地,璀璨的寶玉石產品耀眼奪目。牛銘泉的紫鑫緣寶玉石加工廠在裡面,共有四間兩層樓的門市房。據他講,早在1998年就開始接觸俄羅斯寶玉石,可以說是“東寧第一人”,曾先後在東寧、唐山、丹東等地開店、建廠。今年初,隨著東寧縣打造中國北方“玉門關”,建設以進口俄羅斯寶玉石毛料為主,以蒙、朝、韓寶玉石毛料為輔,集通關、保稅、物流、融資、研發、鑒定、加工、展銷、結算和旅游等功能於一體的寶玉石毛料集散中心和成品批發市場,打拼多年的牛銘泉終於迎來了自己事業的春天。
“東寧縣擁有9個境外寶玉石礦的經銷權,整個基地佔地21萬平方米,總投資10億元,有進口鑽石、寶石、玉石的專業口岸,有寶玉石檢測鑒定中心、寶玉石保稅倉庫,還免收兩年房租、稅金、物業管理費……這麼好的政策和環境你聽說過嗎?”在東寧人的大力宣傳下,短短半年時間,新疆、江蘇、上海、河南等地客商紛至沓來,這裡已落戶160多家寶玉石加工和經銷企業,已有300多噸毛料交易記錄。
上個月,牛銘泉去深圳、香港、廣州考察市場,一聽說他來自中國北方“玉門關”——東寧,想請他吃飯的人太多了,根本排不上號;兩天前,北京、秦皇島的客商主動上門“攀親”,與他簽訂銷售協議。面對美好的前景,牛銘泉鉚足了勁兒,下一步,他要搞精深加工,開個大型寶玉石成品店,把東寧的寶玉石精品賣到全國各地,為黑龍江省寶玉石產業基地實現銷售總額100億元、利稅20億元的目標貢獻一份力量。
建設寶玉石產業基地是東寧實施“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戰略,不斷加快對俄經貿轉型昇級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他們大力推進境外園區建設、農業開發、資源開采等重點對俄合作項目,首創了跨境連鎖加工模式,率先在俄羅斯闢建了4個境外工業園區和1個境外農業園區。目前,境外工業園區入駐企業44戶,年實現產值31億元;東寧企業在俄羅斯耕種土地270萬畝,開發區域已拓展到俄6個州25個區,建成農場400多個,成為全國對俄農業合作第一縣;2011年,東寧口岸逆勢上揚,對俄出口實現15.4億美元,成為全國沿邊對俄出口第一大口岸。
如今,在中國北方“玉門關”內外,東寧人唱響了對俄經貿轉型昇級的“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