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佳木斯市關愛救助困難群體形成長效運行機制
2012-10-29 10:28:41 來源:佳木斯日報  作者: 褚鳳山 馬麗濤 本報記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佳木斯10月29日訊 低保標准越來越高,困難群眾應保盡保的審批流程越來越精簡,醫療救助的項目越來越多,陽光低保的透明度越來越高,鄉鎮公共服務中心越來越普及,不用離村就能享受低保供養成為現實。佳木斯市關愛救助困難群體的長效運行機制已經形成。

  從1998年發展至今,佳木斯市轄區城市低保戶佔城鎮人口的10.4%;市轄區農村低保戶佔農業人口的5.6%;全市的專項救助范圍已拓展到衣、食、住、醫、葬、水、暖、電、氣、學等16個方面;探索開展了“先治療、後結算”的醫療救助模式,讓低保對象真正實現了,“有病敢治、沒錢能治”的願望;344% 低保標准上昇比率保障困難群眾生命尊嚴。 過去,社會救助申報審批工作一直沿用“社區受理、街道初審、區復核、市審批”的工作流程,如今市低保局利用全市行政審批權力下放的契機,積極推進社會救助審批制度改革,將申報受理權上收至鄉鎮和街道辦事處,將審批權下放至各區低保中心,變原來的四級審核為鄉鎮街道受理初審,區低保機構審批,兩級審批終結,市低保局重點負責抽查監督,申報審批流程由原來的30日縮短為10至15日,簡化程序一半。在醫療求助上,市低保局在全省率先開展了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治療費用全部由定點醫院墊付。今年,市政府出臺了《關於加強城鄉貧困群體醫療救助工作的通知》,提高救助標准;對於特殊救助對象,市低保部門探索開展了“先治療、後結算”的醫療救助模式,“這回有病再也不怕了,有錢沒錢,都能治了。”為了幫助特困群體應對突發事件,佳木斯市自2007年以來,相繼出臺了《佳木斯市城市居民應急救助資金管理辦法》,今年市財政局、民政局聯合下發了《佳木斯市臨時救助方案》,規定了救助標准和范圍。同時,市裡專項救助資金的范圍拓展到了16個方面,年初以來市本級專項救助資金已發放2631.7萬元。緣於黨和政府對民生工作的重視,基層民政業務也由傳統的救災救濟等9項增加到15項,在鄉鎮以民政辦為基礎,建立了鄉鎮公共服務中心。已建立的12所五保家園,提昇全市集中供養率2個百分點。為了更好地促進低保公開、透明、公平,打造陽光低保,市政府投入50萬元資金開發了佳木斯市低保信息數字管理系統。通過系統聯動財政、人社、不動產、稅務、工商等15家單位,對社會救助申報人進行收入和財產信息核對,通過科技手段的采用,那些依靠蒙混欺騙、人情關系等不正當手段騙領救助的現象,再也隱藏不下去了。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