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30日訊 冰城初冬,色景斑斕。
在“十二五”第二年裡,東北老工業基地哈爾濱正在向科技創新型城市大步邁進。今年,哈爾濱在民用航空、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裝備、電子信息、綠色食品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有望達到30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其中少不了包括國內外及本省本地的風投機構多年來對哈爾濱科技創新的助推貢獻。
哈爾濱作為全省“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建設龍頭,正在緊緊抓住歷史賦予的重大契機,承接國家產業轉移步伐,進行著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中心的“第三次創業”。本次哈爾濱高新區風險投資高峰論壇,吸引了來自國內外數十家風投機構,它們中有像深創投、軟銀中國、中科招商、國科投資這樣的國內霸主;也有像IDG資本、英飛尼迪、偉泰基金這樣的外資巨頭的身影;還有像辰能風投、科力投資、創新投資、以哈投資、哈以創投等本地戶,加上眾多與風投產業伴生的券商、投行、中介諮詢機構等,一場風投盛宴開場了。可以預見,一旦風投積聚效應在冰城充分發酵,哈爾濱發展高科技為代表的新經濟未來將光明無限。
冰城是中國本土創投最早城市之一
1999年,世界風投浪潮開始席卷中國。在國家有關部門鼓勵倡導下,哈爾濱市政府出臺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在當時財力緊張的情況下,為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市政府拿出了部分資金,市科技局按一定比例匹配,設立了哈爾濱市科技風險投資基金1.18億元,用於挖掘和支持哈市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為此,哈市科技局成立了哈爾濱市科技風險投資中心(哈爾濱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專門負責基金的運作。
哈爾濱創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樹勛介紹,當年,哈爾濱市科技風險投資基金產生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成果轉化法》和市委、市政府出臺的《關於進一步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暫行規定》,目的在於促進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客觀上要求科技風險投資必須以提昇社會效益為最終目標,專注於科技成果產業化過程中最薄弱環節。這也是王樹勛從始至終堅守自己為公司制定的風投原則:只做科技風險投資應做的事,從不涉及其他股權投資所做的事。
2001年,同樣作為中國最早的高科技風投企業之一,黑龍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辰能風投)在黑龍江省政府的直接主導下組建並開始創立投資業務。歷經11個年頭,目前發展成為黑龍江最大規模的國有控股風投公司,綜合價值列中國本土創投前10名。
從2006年至今,由省科技廳主導成立的黑龍江省科力高科技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由哈爾濱市政府與以色列財團合作的哈以創投、以哈投資等相繼成立。
辰能風投最為完美的PE
辰能風投總經理劉國超說,辰能風投最為完美的PE(私募股權投資)當屬九洲電氣。
哈爾濱的九洲電氣在2007年已經第3次向證監會發審委申請上市,但當時情況依然如泥牛入海,辰能風投是按照VC(風險投資)來運作的,向其投資3000多萬元的股權,佔得19%的股權,後來又砸上幾千萬的債權!可謂眼光獨到、下手之狠:短短3年後的2010年1月8日,證券代碼為300040的九洲電氣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首日開盤43.08元每股,3個多月後曾達到61.68元每股的高峰。持有九洲電氣1700萬股權的辰能風投在度過限售期後,陸續減持所得豐厚。
劉國超說,另一最典型的VC是“友搏藥業”,目前辰能風投已收回20倍出資,現在沒上市。每股轉讓價格達20倍以上,將來上市後可實現50倍的回報沒問題。劉國超說的友搏藥業,2002年時僅是牡丹江的一家鄉鎮小制藥廠,年產值500萬,辰能風投當年向其投資1800多萬元,10年後友搏藥業利稅超過3億元,10年間,佔到友搏藥業約三成半股權的辰能風投,單單是拿到分紅就達2億多。目前,辰能風投已經打造出五大產業集群,即以光宇蓄電池為主的新型能源系,以友搏藥業為主的新藥北藥系,以九洲電氣為主的電力電子系,以工大環保為主的環保節能系,以華拓數碼為主的軟件服務系。
風投13年打造高科技產業助推器
哈爾濱創新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文茂說,哈爾濱市科技風險投資基金自設立以來,一直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扶持和推動科技型初創期企業的健康發展,為哈爾濱市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為使命。十多年來扶持並催化了一批如,九洲電氣(創業板上市)、泰富電氣(美納斯達克上市)、仁皇藥業(美交所上市)、工大環保、工大固泰、世亨藥業、四海數控、嘉寶生物、慶功林泵業、億時代、蘭諾數碼、佰益食品等國內外的行業龍頭企業,為哈爾濱市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哈爾濱市科技風險投資基金的運作成功,也為國有風險投資業提供了好的案例。
辰能風投劉國超介紹,截至目前,公司已在省內投資並組建高科技公司和企業30餘家。領域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IT行業、集成電路、生物制藥和環保等行業。累計完成投資總額超10億元,受資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90餘億元,實現利潤15億元,企業通過多層次資本上市募集融入資金20億元。公司利潤連續5年高速增長,2011年公司利潤達到1.52億元,淨資產收益率超過20%,人均實現利潤500萬元。除2001年助推九洲電氣在創業板成功上市外,預計還有友搏藥業、辰能工大環保、光宇蓄電池、華拓數碼、迪龍制藥、比紹特科技等項目在今後幾年內漸次形成上市梯隊。
風投是催生企業家的搖籃
劉國超感嘆:十多年風投之路,並非一路順風,人生沒有緩棋,跌宕起伏難免!大學教師出身的劉國超辭職從商後,組建管理過“天華基金”、“北大荒基金”、“哈工大孵化基金”、“中俄科技合作基金”、“辰能風投基金”、“信息產業基金”。這些基金在存續期內為黑龍江省的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北京產權交易所董事長熊焰是劉國超30多年的摯友,他對劉國超的評價是:“剛柔並濟的秉性使他總能化腐朽為神奇,在困境中找到出路並不斷做出成績。以堅忍不拔、敢於擔當的精神歷經數年終於打贏了銀行存款糾紛案,追回被盜資金;投資並力推九洲電氣成功登陸創業板,改寫了黑龍江省七年沒有境內上市公司的歷史;投資的項目漸次形成上市梯隊;公司連年實現利潤超億元的經營業績。”
風投還承載著一個個中小高科技企業化蛹為蝶的過程,讓許多當年名不經傳的創始人成為聞名全國乃至世界的企業家。十多年間,出現了泰富電氣的楊天夫、友搏藥業的李振國、工大環保的鮑立新、九洲電氣的李寅、光宇集團宋殿權……
國內外創投企業紛至沓來
三年前,清科集團總裁倪正東曾表示,黑龍江正逐漸成為風險投資活躍地區之一,黑龍江許多中小企業對創業板和風險投資充滿渴望,為此,清科將繼續與黑龍江的風投機構聯手,為黑龍江引智引資,以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如今,國內規模最大、投資能力最強的創業投資機構——深創投已投資屬於新材料、新能源及節能技術領域的哈爾濱中飛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並且與我省我市的多家風投機構共同發起風投基金,介入本地科技金融創新。
自2010年哈創投公司與以色列英飛尼迪公司合作創立“哈以基金”以來,雙方始終保持良好的戰略合作關系。先後合作投資1.5億元,成功運作了哈一工具股權投資項目。借助英飛尼迪公司,哈創投還與以色列及歐美等國一些知名高新技術企業建立了聯系,成功引進加拿大“雲飛揚”項目落戶哈市,推動了全市雲計算產業鏈條的完整構建;組建哈以高新技術孵化器,與以色列瑪雅、加拿大瑪斯等孵化器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有效促進國外技術成果的本地轉化,目前已有8個項目簽約入駐。
今年6月,哈爾濱市水務投資公司和以色列偉泰基金正式簽署哈以基金合作框架協議。根據此次簽訂的框架協議,哈以基金第一期出資共計1億美元,由哈爾濱水投公司和以色列偉泰基金各出資5000萬美元。隨後,雙方將努力吸引有意加入的國內、國外投資人投資2億美元,使基金規模達到3億美元。
風投在哈迎來戰略機遇
近年來,伴隨產業結構優化昇級,哈爾濱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地區生產總值2011年達到4243.4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4萬元,其中以民用航空、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裝備、電子信息、綠色食品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產值在2011年增加到2452億元,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4.4%。
特別是通過建設北國水城、科技創新城、工業新城、群力、哈西、哈東等新城區,實現了城市發展空間向北跨越、向南拓展、向縣域延伸,使哈爾濱發展空間更加廣闊。
今年年初,哈爾濱市委書記林鐸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作為老工業基地城市,要加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產業技術聯合體為依托,重點抓好發電設備、汽車制造、新媒體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建設,加快發展鋁鎂合金加工、優質動物疫苗等高新技術產業鏈。鼓勵、支持核心技術和重點領域科技研發,全年完成科技攻關項目100個以上。加快光學電流互感器、生物工程及新醫藥等產業化進程。
充分利用哈爾濱適合發展雲計算有利條件,加快引進並做大雲計算企業,爭取成為國家雲計算試點城市,力爭在國際國內分工布局中佔有重要位置。
強化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加快建設對俄科技合作產學研技術聯盟、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對俄科技合作中心。抓好“哈以孵化器”建設,促其發揮示范效應。這些都為風投在哈迎來戰略機遇。
鼓勵風投發展多投初創期企業
哈爾濱創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樹勛介紹:目前,哈爾濱地域內的風投機構還是以國有為主,一共7家,其中,市屬3家,省屬4家,資金規模約22億。深圳風投有300多家,北京、上海、廣州也都在百家以上,相比國內發達地區,我們的機構少、規模小。今後還要鼓勵風投發展。他個人認為,目前哈爾濱已經具備了風投大發展的基本條件。同時,國有創投機構的政府資金應該以社會效益為主,培育新興產業纔是目的,在企業初創期沒有其他融資渠道時介入,纔能發揮出引導作用;成熟期的企業抗風險能力強,融資途徑較多,各類社會資金會積極主動關注的,政府資金沒有必要和社會資金爭經濟利益。
辰能風投劉國超說,自己從事風險投資十幾年,受理過3000個項目,調研過200個項目,投資了30多個項目,其中有好多原創性項目或細分行業列前的項目。毋庸置疑,老工業基地哈爾濱具備創新發展的基礎條件。哈爾濱市域內有哈工大、原哈軍工等四十多所高校,大型國企都有研發機構,有幾百個科研院所,集聚了大批科技創新人纔,每年有幾百項省部級科技成果通過鑒定。風投企業使命就是:高科技企業的孵化器,知識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哈爾濱市發改委一項研究報告表明觀點:創業投資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佔位比例高低,關系到一個地區經濟發展質量的高低,決定了一個地區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優化程度的高低。長期以來,資金不足、經營模式、管理模式落後和機制不健全一直是困擾哈爾濱市中小企業發展的難題。有效解決廣大中小企業資金缺口問題和企業經營機制問題,為企業做大做強打通融資瓶頸,就要大力發展創投企業,提高創投資金在企業發展中的佔位,對助推全市新戰略的有力實施,尤其是促進高新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風投下一個新十年
本次“哈爾濱高新區風險投資高峰論壇暨中國風險投資哈爾濱工作站揭牌、簽約儀式”是哈市與國家級風投層面開展和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的重要平臺。此時舉辦,恰逢當前國家對風投行業相關的創業板、新三板政策加大開放,國內創投企業資金比較充裕,積極尋找好的募投項目之時。哈爾濱處在前所未有的戰略轉型歷史機遇期,有復興城市、科技創新的巨大衝動,給這些風投提供了絕佳的創富機會。
有人預計,下一個十年將是中國風投業發展的新十年,VC/PE行業極可能會迎來一個騰飛時代。哈爾濱,一場更為長久的風投盛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