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31日訊 鶴崗市城鄉結構特點鮮明,市民多,農民少。目前,鶴崗市有農民17.8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6%,城市化水平超過80%。在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鶴崗市被列入區域中心較大城市和率先實現區域城鎮化體系,以此為契機,鶴崗市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牢基礎。
東山區東方紅鄉興華村村乾部對村民孫佔宏說,有了這個章咱這就是城市戶口,和城裡人享受同樣待遇。柏常海 攝
城鄉一體化建設試點村的居民樓。
今年,鶴崗市大力實施“以城鄉‘九統一’為突破口、以‘三集中’為載體、以‘四化’為標志、構建‘六大體系’、實施‘八大’工程”的“93468”總體戰略,改革城鄉管理體制機制,打破二元結構,實現城鄉統籌發展。
規劃先行
城鄉一體化進入加速期
城鄉一體化建設必須通盤謀劃,規劃先行,鶴崗市對城鄉一體化建設做出10年規劃。第一階段是快速推進階段,利用3年時間初步實現城鄉一體化;第二階段利用2年時間鞏固提高;第三階段是再用5年時間全面提昇,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城鄉一體化是社會管理體制創新的重大改革,鶴崗市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走城鄉一體化道路,這是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的根本途徑。”鶴崗市委書記杜吉明說。
今年,鶴崗市明確了以“九統一”、“三集中”、“四化”為核心內容的城鄉一體化路線圖,科學謀劃空間布局、產業布局和建設布局。“九統一”是:城鄉戶籍統一、低保標准統一、優撫標准統一、醫療救助標准統一、交通意外傷亡賠償統一、社會保障統一、勞動力就業培訓統一、教育資源配置統一、公共衛生醫療服務統一。“三集中”是:工業向園區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四化”是:農民市民化、農村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公共服務均等化。
據了解,鶴崗市東山、興安兩區已於3月末率先實現了“九統一”,綏濱縣4月末提前8個月完成了“九統一”,蘿北縣也在6月份提前半年完成,加速了城鄉一體化工作進程。
按照城鄉一體化的“任務書”,預計到2014年,鶴崗市將全面實現“九統一、三集中、四化”,在全省乃至全國地級市率先實現高標准城鄉一體化。全市城鎮人口達到100萬人,其餘生活在農村的10萬人達到與城市生活相當的水平,城鎮化率達到90%以上,農民收入與城鎮居民持平,全市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目前,鶴崗市城鄉經濟融合加快、城鄉要素流動加快、城鄉體制改革加快的發展趨勢已經形成,步入城鄉一體化加速期。
產業謀劃
“三集中”、“大合作”調優結構
鶴崗市還通過“三集中”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在工業向園區集中上,加快“兩城一帶十大園區”建設,增強園區的吸引力。在加快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上,目前已有60個村125萬畝實現規模經營。在加快人口向城鎮集中上,重點實施了鶴南工業新城、松鶴新區兩個城市新區和12個省市級試點鎮和城關鎮、中心鎮建設,大力推進中心村改造和撤屯並村,按照佔補平衡、綜合利用的原則,把空置出來的宅基地進行復墾或作為城市拓展、產業發展用地,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聚集。
鶴崗市還大力推進區域大合作建設,今年重點推進81個合作項目,重點在大項目建設、小城鎮建設、發展旅游業、發展現代農業、對俄經貿、邊疆文化強市、環境保護、人纔交流八個方面深化合作,促進城鄉產業統籌發展。
在具體實施上,鶴崗市將實施規劃編制工程、中心村建設工程、小城鎮建設工程、城市昇級改造工程、現代農業工程、非農產業工程、園區建設工程、民生工程,8個工程共203個項目,總投資157.2億元。
民生優先 “九統一”領路城鄉統籌
鶴崗市推進城鄉一體化,緊緊抓住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均等這一根本,不斷完善社會民生事業普惠城鄉。為此,鶴崗市以城鄉“九統一”為突破口,全面提高農民社會保障水平。
目前,東山、興安兩區和綏濱縣、蘿北縣已陸續實現了“九統一”。戶籍統一,采取農民戶口加蓋“城市居民家庭戶口”印章、底檔不改的方式實現戶籍統一,市郊2萬多戶農民已基本完成戶籍登記蓋章。統一交通意外傷亡賠償,隨著戶籍統一,農民自然按照城市居民賠償標准實行。統一城鄉低保標准,農村低保對象4200人的低保證和低保折全部更換完畢,低保標准由月人均105元提高到286元。統一優撫標准,農村優撫對象240人的補助標准由每年4848元提高到9630元。統一醫療救助標准,農民大病救助二次報銷上限由5000元提高到8000元,與市民統一。統一社會保障,農民在享受每月55元基礎養老金政策基礎上,可同樣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農民現行“新農合”政策是個人50元/年,同樣可享受個人繳費140元/月城鎮居民醫保政策。統一勞動力就業培訓。統一教育資源配置,農村小學、初中年生均公用經費分別為500元和750元,高於城市,已有6所城區學校的12名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輪崗。統一公共衛生醫療服務,村衛生所均達到標准,村醫均具備執業資格,4個鄉鎮衛生院和40個行政村衛生所業務管理與社區一致,全市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所全部配備國家基本藥物制度。
服務“三農” “四化”水平逐步提高
按照戰略規劃,鶴崗市將構建城鄉一體化6個體系,即:構建城鄉規劃布局一體化、城鄉產業發展一體化、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城鄉市場體系一體化、構建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和城鄉社會管理一體化。
隨著“九統一”和“三集中”任務的落實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各項社會事業的加快發展,農民市民化、農村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公共服務均等化“四化”水平逐步提高。鶴崗市重點實施鶴南工業新城、松鶴新區兩個城市新區建設,提高主城區牽動力。在小城鎮建設方面,突出抓名山鎮、太平溝黃金古鎮2個旅游名鎮,忠仁鎮、新華鎮、五道崗農場3個省市級試點鎮,綏濱鎮、鳳翔鎮、紅旗鎮、綏東鎮等12個中心鎮建設,提高小城鎮的輻射力。加快撤屯並村步伐,通過中心村建設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今年僅市郊就有10個中心村啟動了整村改造建設。
在加快農業現代化方面,鶴崗市在全面推進農業“八化”工作的基礎上,重點抓好整村推進土地規模經營、農民合作社建設和農業機械化、水利化、科技化建設及區域大合作等工作。
鞏固土地規模經營成果,鶴崗市總結60個試點村的經驗,大力推廣合作社經營模式,在實現整村土地規模經營的同時,發揮機械化、科技化優勢,提高土地生產效益。今年鶴崗市、縣、區拿出資金專門扶持合作社建設,計劃用兩年時間,建好100個高標准大型農民合作社,把全市212個村的耕地連片整合到80個村,實現全市土地規模經營。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建設,旱田實現機械化全覆蓋,到2013年農業生產將具備全面機械化條件。大力推進農業水利化建設,灌溉面積新增94萬畝,達到255.5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