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1月1日訊 隨著10月29日哈市被確定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創建城市,哈市公交從單一化行駛發展到如今的“地上”公交和“地下”軌道交通等為組合的立體化運營,走過了近百年歷史。下面,就讓記者帶您了解一下冰城公交,感受飛速變化。
車體
過去:車窗上霜車體叮?響
住在道外區的哈市老公交職工劉新玉向記者介紹說:“以前的公交車密閉不嚴,叮?作響,尤其是到了冬天,車裡車外一個溫度。因為座椅冰冰涼,很多乘客上車後有座都不坐,寧可站著打哆嗦。一說話就冒哈氣,車窗結滿了霜,完全看不到車外的情況,常有人因此坐過站。另外,很多車燒的不是清潔能源,一啟動就冒黑煙,很嗆人。可以說,那車是相當地破。”
現在:配有暖氣坐墊暖人心
市民張先生對近年來哈市公交的變化嘖嘖稱贊,“車好了,服務更規范了。”張先生說,現在的公交車用的是清潔能源,車內低踏板設置,大容量,並配備暖氣、空調,窗玻璃是真空保溫設計,不上霜。到了冬天,座椅上還會放愛心椅墊,把手上纏滿棉布,更舒適、更具人性化。另外,公交車駕駛員統一著裝上崗,讓乘客眼前一亮的同時,更具服務標准化。
將來:每年換車600臺全部大容量
記者從哈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哈市進入了“公交都市”時代後,“十二五”期間將重點打造“四暖工程”,繼續不間斷增加和更新公交車輛的配置和數量,分批次逐步完成所有公交車輛的新舊更換,每年將持續更新公交車輛600臺,最終讓哈市5000餘臺公交車全部變成嶄新的“大容量”。新車不僅清潔環保,內部將越來越寬敞舒適,車體加長加寬,座位更多。
站臺
過去:站臺就是“一根杆”
說起老公交站臺,住在南崗區曲線街的周聰很有感觸:“以前的公交站點就是‘一根杆’,上面‘掛’著個站牌,由於年久失修,許多公交站臺後來甚至連牌都沒了,只剩下一根杆,東倒西歪地,既耽誤市民出行,還影響城市形象。”
現在:有棚有牆有座建成候車亭
“你再看看現在的站臺,多好啊!上面有棚,後面有牆,裡面有座,能擋風擋雨。”周聰說。據悉,哈市目前建成的候車亭有上百個,還有很多在建中。
近日,哈市濱江新城公交首末站竣工投用,許多市民都可以在寬敞明亮的站臺裡候車休息。而最讓市民眼前一亮的是,候車亭裡有一處電子式站臺,市民只要在觸摸屏上點一下即將乘坐的公交車線路,屏幕上即可顯示下趟車到站時間。
將來:部分經行站點將設候車屋
記者從哈市交通運輸局獲悉,哈市的公交站臺設置將由原來的單一配置逐漸發展成為智能立體化設置,市民們在公交車站等車也將從“屋外請到屋內”。據悉,哈市交通部門結合道路改造和站亭改造,積極推進公交中途站室內的候車屋建設,在已完成的23處公交首末站和已實施改造的6條道路14處公交站臺,全部建設了候車室。另外,分布在哈市西部、南部、西南部的馬路停車、小區停車的公交車輛,預計今年入冬前將全部實現入庫停車。
專用道
過去:混在一起開公交總晚點
108路車隊隊長趙海濱對記者說:“幾年前,哈市的公交車和私家車經常是混在路上一起開。公交車大,不如小車靈活,部分私家車常爭道搶行,造成公交車天天晚點,給市民出行帶來不便。”
現在:開闢專用道仍有闖入者
近年來,哈市交通部門一直在探索如何讓公交車跑得更快些,於是在新陽路、中山路等街道開闢了公交車專用道,配備了自動抓拍系統,一旦有社會車輛闖入就“抓”住,相關信息發給交警,按違處理。但使用至今,仍有個別司機違規駛入,影響其實施效果。
將來:一旦違規闖入就重罰道路將更順暢
據介紹,“十二五”期間,哈市將打造全長為123公裡的公交車專用“走廊”。其中,嚴禁私家車和社會車輛駛入,一旦發現,一律重罰。同時,還將在公交專用道兩旁加設新的抓拍系統,全力保障公交專用道的順暢通行。
司機待遇
過去:冬夜起身熱車真遭罪啊
據老公交職工劉新玉介紹:“我們這代人開公交的時候,每天起早貪黑不說,月薪只有六七百塊錢,按當時工資標准算低的。尤其是到了冬天,半夜還要拿著噴燈給車預熱,真遭罪啊!”
現在:月薪三千有五險
記者從公交部門了解到,哈市正在招聘公交車駕駛員,年完成單車工作計劃70%以上工作量的,月薪不低於3000元,繳納五險;被評為行業三星級駕駛員的,可申請租住“駕駛員宿捨”。
將來:增加“駕駛員宿捨”
今年,哈市實施了公交駕駛員星級評定制度,對五星級駕駛員給予了重獎,並把“駕駛員宿捨”優先租給了三星級以上駕駛員。據悉,“駕駛員宿捨”的數量將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