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日訊 工廠內,縫紉機加大馬力轉動,棉車衣一件件地從流水線上運到全省各地;昇降車庫、移動車庫,這些『暖庫』也成為車主們的關注熱點,諮詢電話不斷……
近日,冰城氣溫一降再降,10月中旬氣溫就已降到了零下。寒潮提早降臨,在車庫『一庫難求』的大形勢下,冰城車主們也提前著手購置汽車越冬設備,今冬『冷經濟』大潮提早襲來。
冰城寒冬催生『冷經濟』
哈爾濱汽車保有量每年都在增加,截至2012年7月,哈爾濱市機動車保有量達91.66萬輛,且以每天約400輛新車的速度增長。當汽車在不斷增加時,車庫越來越『金貴』,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當車庫價格在不斷上漲而且『一庫難求』的形勢越來越嚴峻的情況下,因汽車越冬問題而催生的『冷經濟』成為哈爾濱冬季一道特有的季節經濟潮,形成了很多與之相關的特色產業鏈。
今年10月中旬,哈爾濱的最低氣溫已降到了零下。當人們換上冬裝的時候,冰城車主們買棉車衣、買加熱器、改造自家車庫,想讓自家的愛車過個溫暖的冬天。
花300多元買件棉車衣是在冰城流行六七年的讓愛車過冬的方法,經濟實惠,簡單易行。這兩年,汽車商城裡又賣起了多種汽車冬季加熱器,安上一個加熱器,車就會利用油箱裡的汽油,按『指令』自己加熱,保持發動機的溫度,避免第二天一早起車困難。
在哈爾濱市南崗區馬家溝邊的停車場,一種帳篷車庫架了起來。這是一排用迷彩布搭建的小帳篷,橕在地上。這些『暖庫』都對外出租,從10月到明年4月,半年多的租金在2000多元。10多個『暖庫』已全被搶購一空,停滿了車。
在哈爾濱南崗區大眾新城小區內,張先生為了一個車庫能停下自家的兩臺車,找人在車庫中安裝了一道昇降梯,給車庫分了兩層,解決了租不到庫的問題。
『冷經濟』產業已初現規模
連日來,記者走訪這些與汽車越冬相關的『冷經濟』產業發現,隨著多年的發展,這些產業部分已告別了作坊式生產,有了工廠、倉庫、原料商、制作商和批發商等,已具備一定規模,在不斷地發展壯大。
『我是哈爾濱最早一批做棉車衣的,從2006年就開始做了。』在哈爾濱保健路金博花園小區內的一處棉車衣加工廠房內,王經理說。
據王經理介紹,2006年,他第一年做棉車衣,當時車主都不知道,那一年他就找人加工了十多件棉車衣,談不上規模,而到了2010年,棉車衣大火,賣得特別好,從10月末到12月底,每天都要賣100多件,天天加班,趕著做車衣,那年3個半月賣出了一萬多件車衣。
『今年從10月中旬開始就有人預訂車衣了,現在每天銷售量在四五十件左右,看今冬的天氣,車衣會賣得挺好。』王經理說。為此,王經理特意到雙城招了七八名車衣工,包吃包住,不算獎金,月薪都在5000多元。
帳篷式折疊式車庫也是寒冷催生出的商機。幾番尋找,記者聯系上了位於道外區東風鎮的一家帳篷式折疊式車庫的銷售商,該老板稱,折疊車庫裡面是不鏽鋼架,外面是迷彩布,分為手動庫和自動遙控庫兩種。車主按動自動遙控庫的電子遙控器,車庫門開始緩緩向上卷起,露出了裡面停放的汽車,車庫還防盜,當有人撬動車庫時,遙控器就會發出『滴滴』的報警聲。他家已做了4年多了,這種折疊車庫售價一般3200元到7000多元不等。剛開始一年幾乎沒有銷售量,今年不到一個月就賣出了100多個,但以省內其他城市購買的人較多,他們現在已有了專門的運輸車,直接送貨上門,負責安裝。
改裝車庫也是冰城車主讓愛車過冬的一個好方法。『花一萬多元,給車庫和車位裝一個昇降梯,這樣一個位置就能停兩臺車了,一勞永逸,不用年年為車過冬發愁了,非常適合一家有兩臺車的家庭。』哈市一家立體停車設備公司的經理程飛說,車庫高度在3.6米以上,就可以將車庫改成昇降式車庫,費用在1萬多元,而且他們有專業的安裝工人,一到兩天就可以安裝好,還負責後期的一些檢查,技術很成熟了。
『季節經濟』難擺脫『看天吃飯』
目前,哈爾濱的地域氣候,催生了獨有的『冷經濟』,讓哈爾濱冬天也充滿商機,但從歷年來看,『冷經濟』也存在一定風險,得『看天吃飯』。如果趕上『這個冬天不太冷』,一些商家就只能望天興嘆,眼看著賠錢了。
『去年,哈爾濱一個冬天都沒下雪,天也不冷,車衣根本賣不動。囤的幾噸棉花和車衣料都積壓了,再加上存放這些原材料租庫的錢,沒少賠。』一位加工棉車衣的老板說。去年『元氣大傷』,他今年沒敢再做車衣,一入冬,就將積壓的原材料低價賣給了一間大的車衣廠。
同樣,帳篷式折疊車庫的銷售商們去年冬天也經歷了『寒冬』,幾乎在哈爾濱沒有銷售額。『做這種生意就是得看天氣,天冷生意就好,天不冷,沒人買。』折疊車庫的老板馬開義說。但他去年看哈爾濱沒有銷售額,就到鶴崗、七臺河、黑河等氣溫更低的城市做銷售,雖然沒賺到大錢,但也沒賠上。
哈爾濱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副教授王樹林說,『冷經濟』是北方城市特有的季節經濟,一些人從中挖掘出商機,賺到了錢,但做生意就存在風險,做『冷經濟』也不例外,『看天吃飯』就是『冷經濟』存在的最大風險。從表面上看,『冷經濟』難擺脫『看天吃飯』,但商人們可通過擴寬銷售渠道、准確預估市場等方式,降低這種風險,達到利潤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