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日訊 針對冬季豬捨及豬床溫度低直接影響生豬生長發育和養豬經濟效益的實際情況,青岡縣今年有10個鄉鎮的518個養豬場戶在縣畜牧獸醫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使用電纜豬床供熱,養豬戶共節省燃料資金200多萬元。
據了解,電纜豬床供熱是一項新技術,效果理想,價格便宜,可使用20年。母豬捨、保育捨、育肥捨都可以采用。電纜供熱豬床技術是將帶電纜的鋼絲網埋在豬床底下,接通220伏電源,通過發熱電纜發熱,將熱量蓄積在水泥地面裡,然後緩慢均勻向上散發熱量。溫度自動控制,捨內溫度相對均勻,熱穩定效能好,每天只需開啟6~8小時,用電量小,費用低。遇到臨時停電,基本能保證4小時的供暖溫度。
以100頭仔豬保育室為例,由於仔豬怕冷,室內及豬床要求溫度要高,否則,容易得病,影響仔豬生長和成活率,用煤供熱一個月需資金4800元。可是,使用電纜豬床供熱一個月只需電費720元,這樣比燒煤取暖節省資金4000多元,降低了飼養成本,提高了養豬經濟效益。永豐鎮民富種豬場年育肥豬飼養量1000多頭,今年元旦後育肥300頭,節省燃料費1.4萬多元。場長姜作文高興地說,用電纜豬床供熱效果真好,養豬效益更高了。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