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日訊 (萬越野 記者 王蕊) 記者2日從黑龍江大學了解到,經3個月的針對性學習及最終考核,黑大首個訂單式培養改革實驗班的30名學生,將於明年3月正式到跨國企業『上崗』就業。
今年6月,黑大與江蘇昆山凱捷諮詢有限公司進行校企合作。來自11個學院的120名大四學生經學生宣講、筆試、就業技能面試和無領導小組面試環節,最終有60人進入首屆凱捷班進行學習。據介紹,班級成員主要由來自黑大計算機科學技術、軟件、數學科學、信息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物理科學與技術6個學院的大四學生組成。
隨後8月份利用暑期全天、開學後的周末時間,凱捷班進行了為期3個多月的課程培訓,課程主要包括數據庫、ERP、Java等入職後可應用到的定向專業技能及口語技能類的英語強化,在提高對外交流能力的同時,也為日後工作打下良好的專業基礎。就在10月底,經過3輪考核後,最終30名同學將於2013年3月赴凱捷公司『上崗』。
據了解,凱捷班學員在實習期的起薪為3000元,免食宿且擁有五險一金,正式入職後可有每年2次、每次20%增幅的調薪機會。進入公司後,公司還會有5個月的包括專項技能、跟進項目在內的帶薪培訓,在此過程中會針對個人意願與表現進行崗位分配。『希望在未來從事java方向的技術崗位,相信在前景非常好的凱捷公司一定會讓我學有所得,快速得到進步。』來自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的吳俊學生說。
校方表示,這是黑大首次成規模地與企業合作開設人纔培養定制班,是對教學、實習、就業一條龍應用型人纔培養模式的積極探索和嘗試。而且跨六個院系建班,學生保持原專業的同時,選修企業需要的課程模塊,培養的學生兼具不同專業背景,這樣的設計必將有力地提昇學生的創新潛力和就業競爭力。
黑大招生就業處副處長陳寶鳳表示,這種以直接就業為指向的『訂單式』培養班會在日後成為一種常態機制,會逐漸將企業培訓課程轉變為模塊選修課程,面向高年級學生開放,在原有學院的范圍內輻射到經濟與工商管理、西語、電子工程等更多學院,讓這種帶有很強實踐性的免費課程資源與全校學生共享。預計將與中國石油管道等公司繼續探索這種訂單式培養的新模式,利用學校綜合化的教學資源,培養復合型人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