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7日訊 11月5日,哈爾濱的秋菜銷售季銷售已基本宣告結束。市農委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哈市秋菜上市量為277萬噸,其中,冰城人在秋菜上市季消費了207萬噸,佔總量的74.7%。今年,個人儲菜開始逐漸向菜農儲菜過渡,市民的秋菜買得少了。秋菜的窖儲量也從2011年的30萬噸增至40萬噸,窖儲菜佔總量的14.4%。另外,外埠銷售19.5萬噸,佔7%;加工10.5萬噸,佔3.8%。
菜農把准市場脈搏
秋菜銷售第一天,呼蘭原野村的李長海就裝了一車大蔥到市區賣。去年擴大種植面積,大蔥賣虧了,今年,李長海把准了秋菜市場的脈搏,縮減了種植面積,結果大蔥以1元/斤的高價全部賣出。
去年家家都種大蔥,大蔥供過於求,價格被壓得很低。今年,種大蔥的少了,李長海看清了市場的走向,他估計今年的大蔥應該能賣得不錯。
事實證明,李長海的預估是對的——今年,大蔥登上了秋菜銷售榜首“去年大蔥纔賣0.3元/斤,今年1元/斤都搶著要。”
與大蔥的命運截然相反,今年,白菜的銷售情況不容樂觀,但菜農叢柏松卻沒有犯愁。叢柏松種了40畝的白菜,僅賣出了1/3,其餘部分,叢柏松僱人從地裡拔出來後,就地窖儲,等到冬天再賣個好價錢。
市民購菜量3年降三成
醃一缸酸菜、存一陽臺大蔥,在大部分年輕人眼裡費時費力,眼下,對於愛儲菜的中老年人來說,儲菜也與他們的生活漸行漸遠。根據市農委相關人士估算,市民的秋菜購買量與3年前相比降低了近3成。
據市農委的最新統計,今年我市新增窖儲面積5萬平方米,在6個窖儲基地新建常溫菜窖150個,恆溫冷藏庫10個,使菜窖面積由去年的40萬平方米,增加到45萬平方米,窖儲量由去年的30萬噸增加到40萬噸,可為本地市場提供10萬噸新鮮的蔬菜。
秋菜走出訂單新銷路
秋菜不愁賣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大量的外地訂單紛沓而至,菜農種菜心裡有底。
呼蘭區沈家鎮成偉馬鈴薯合作社已經做了3年的訂單秋菜,菜農們感覺最大的變化就是,可以安心種菜了。合作社每年大約有40%左右的土豆被訂走,今年也有1萬多噸的土豆被老客戶訂走了。負責人於成偉心裡有筆明賬——自從開始做訂單農業以後,合作社每年的利潤提高了近10%。
據市農委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我市外銷和加工的秋菜量共有30萬噸,佔總量的10.8%。大量的秋菜,以高身價賣到了祖國各地,“外銷品種主要是土豆、胡蘿卜和大蔥,銷往山東、河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