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五大連池引進農業『龍頭』項目 農民人均收入三年內翻番
2012-11-14 15:35:31 來源:東北網  作者:錢立文 王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4日訊 (錢立文 記者 王蕊) 五大連池市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今年五大連池市將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手段,積極謀劃項目,建設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支橕。

  良種培育:托起豐收的希望

  多年來,五大連池市大豆種植面積一直保持在總耕地面積的50%以上。很多農民慣於選用自留種子,或者盲目引種外地種子,制約了大豆持續增產。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今年該市引進了總投資10780萬元的聖豐種業項目,建設國內一流的大豆育種中心、總面積不低於1000畝的大豆育種試驗田、年產5000萬公斤的現代化大豆種子加工廠。新品種的大豆品質好、市場競爭力強,比當地原有品種增產10%以上。截至目前,五大連池市年種植大豆超過140萬畝,全面推廣後,預計年產值將增加2萬餘噸,帶動農民增收近億元。

  “三箭齊發”加速種植結構調整

  五大連池市大力調整種植結構,引進了德美亞玉米良種,並配套引進了總投資2.2億元的華強玉米倉儲物流中心項目。該項目在全國同類項目中規模最大,倉儲能力達60萬噸,建成後年可烘乾銷售玉米150萬噸以上,帶動本市及周邊縣市種植玉米375萬畝,帶動農民增收超億元。一期工程即將投產,年底前可烘乾銷售玉米100萬噸,實現銷售額20億元。

  近期,五大連池市又與大連佐源集團達成了總投資5億元的菊苣糖綜合加工項目合作意向。建成後年可加工菊苣2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實現稅收3.7億元。可帶動菊苣種植7萬畝,年可實現種植效益4億元。菊苣糖藥用價值廣泛,殘渣是很好的飼料,可以發展養殖業。

  五大連池市積極發展礦泉特色產業,礦泉水稻種植面積達6.8萬畝,並逐步形成種、產、銷全程標准化管理的產業化模式。礦泉魚、礦泉豆腐、礦泉蛋等特色養殖業也已初具規模,知名度不斷擴大;礦泉保健品、化妝品加工產業也正迅速發展。

  生物質發電:秸稈“變廢為寶”

  五大連池市農田每年產生200多萬噸秸稈,大部分被白白焚燒,對環境造成了一定污染。今年五大連池引進了由中國水電建設集團投資3億元建設的生物質發電項目。項目裝機容量30兆瓦,建成後年可發電1.8億度。生物質發電環保、清潔、熱值高,項目建成投產後,年可消耗秸稈20萬噸,使農民直接增收3000萬元左右,不僅為農村秸稈等廢棄物處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時又節約了煤炭資源,保護了生態環境,優化了產業結構。

  為了使農業龍頭企業盡快投產達效,五大連池市研究制定了扶持政策,安排專人推進,強化協調服務,全程跟蹤督辦,為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聖豐種業、華強玉米倉儲物流中心、菊苣糖綜合加工和生物質發電等項目的帶動下,五大連池市農業將實現從良種培育、綠色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到秸稈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環,在農業產業鏈條上實現“吃乾榨淨”。

  經過初步估算,這些龍頭企業建成後,農民人均收入有望在兩到三年內達到2萬元,實現翻番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