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5日訊 11月13日16時,黑龍江牡丹江東寧地區普降了近24小時大雪終於停了下來,望著滿地厚厚的積雪,瞧著糧庫內數萬斤歸倉水稻,東寧縣三岔口村村民李金陪感動不矣。“多虧了電力部門派出100多名員工增援幫助搶收,不然這五萬餘斤水稻深埋雪中,這日子可真就沒法過了。”
|
東寧縣三岔口鎮是該縣水稻主產區,尤其是三岔口村所產大米,因質地優良,口味純香而遠近聞名。今年入秋以來,東寧地區始終陰雨連綿,使早已過了成熟期的水稻依然倒伏在水稻田裡,由於稻田地過於泥濘,收割機不能展開作業,村民只能靠手工收割,進展十分緩慢。時至冬至,村種糧大戶李金陪家的水稻大部分還不收割。
11月10日,黑龍江省氣象臺發布暴雪藍色預警,黑龍江東部地區將於12日左右普降大到暴雪,要求農牧區和種養殖業做好儲備飼料准備,做好防雪災和防凍害准備,棚架等易被雪壓的臨時搭建物需要加固。看到氣象臺發布了暴雪藍色預警,李金陪可急壞了,自己家尚有500餘畝水稻還倒伏在稻地裡,如果不在暴雪來臨之前搶收歸倉,那損失不可估量。
東寧縣委了解這一情況後,立即與牡丹江東寧縣電業局取得聯系,請求電力部門給予支援,盡最大努力幫農民減輕損失。接到縣委緊急救災動員令,東寧縣電業局立即行動,迅速組織了一支由110人組成的救災搶險大軍。單位搶修車輛不夠的情況下,該局的員工們開著自家汽車、農用車,幫助運送收割人員,搶運水稻。
搶收過程中,由於稻田地泥濘,職工們的靴子裡都灌滿了泥水,有的職工還帶病堅持參加搶收,經過3天緊張搶修,11月12日傍晚,終於在暴雪降臨前,將倒伏的水稻全部搶收完畢。看著電業人滿身滿鞋粘滿厚厚的泥漿,憨厚的稻農流下了感激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