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1月16日訊 繼6月10日、9月30日兩批城建工程竣工後,今天,備受哈爾濱市民關注的今年第三批路橋建設改造和“三溝”治理、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等135項城建重點工程正式竣工投用,至此,哈市2012城建完美收官。新路新橋新景觀的亮相,不但優化了城市路網格局和交通環境,更全面提昇了城市環境品位,讓哈爾濱的容貌更靚麗,百姓出行更順暢。

趙博/制圖(注:線路ABCD為道路改造後可以直達的新線路)

學府路立交橋 張清雲 攝
132項路橋工程
全部通車
道路總裡程增147公裡
據介紹,哈市第三批城建重點工程包括路橋建設改造和“三溝”治理、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等135項。其中,保健路地下隧道、學府路立交橋等132項路橋工程今日全部通車,新建改造哈市市政道路111條、長度118公裡,新建橋涵21座。備受市民關注的馬家溝、何家溝綜合治理工程告竣;哈市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完成410萬平萬米。
據悉,全年哈市圍繞完善城市環路快速交通體系、促進東部區域路網關鍵節點疏解暢達、加快西部新興經濟區交通聯系的新戰略整體發展要求,組織實施了三環路聯通、城區節點打通和路網“微循環”疏通工程為主要內容的“三通”工程。截至11月10日,全年共新建改造道路146條、橋梁34座,“三通”工程完成後,哈市城區路網框架體系基本形成,主城區交通節點基本打通,城市路網通行能力全面提昇。哈市道路總裡程將增加147公裡,建成區道路密度增加到7.1公裡/平方公裡,城市交通承載功能、群眾出行條件、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提昇。
★節點打通工程
針對消解老城區交通堵點,哈市今年實施了3項城區節點打通工程,其中八區地道橋建設工程已於6月通車,其餘兩項工程今日投用後,將有效緩解跨區交通堵塞,提高區域間道路互通疏解能力。
哈雙南路改造工程
形成哈西主乾路網骨架
哈雙南路是哈市西部地區重要的出城口道路,工程東起齒輪路,西至達康路,全長3.46公裡,主要包括拓寬道路和新建橋涵兩部分。其中,道路工程雙向8車道,橋梁工程拆除原有王孫鐵路線及跨何家溝橋,新建兩孔20米寬地道涵下穿王孫上、下行鐵路線,新建何家溝跨河橋1座,目前工程已全部竣工通車。哈雙南路工程西與陽明灘大橋疏解工程交會,東可通往保健路地道涵。工程建成後,與周邊相交道路在哈西地區形成一個主乾路網骨架,完善該區域的路網格局,改善出行條件,有效促進哈西區域交通和經濟發展。此外,該工程將與三環路群力高架橋工程交會,成為哈市松北、道裡、南崗、香坊等行政區互通的關鍵聯絡線。
保健路打通工程
連接香坊、南崗、哈西、道裡、群力;分流和興路、三大動力路交通流量。
據介紹,保健路打通工程西起哈平路,東至通鄉街,全長3827米,由地面道路和隧道兩部分組成,規劃道路等級為城市主乾路I級,其中地面道路工程已於2010年完工。隧道工程部分全長1660米,下穿哈平路、植物園、馬家溝和三合路,其中暗埋段1247米,西敞開段195米、東敞開段218米,隧道雙向4車道,單幅行車道淨寬8.75米,淨空高度5米,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城市雙洞連拱淺埋土質隧道。
記者在現場看到,經過兩年多的建設,目前隧道工程已完成各項建設任務竣工通車。打通工程完成後,保健路西接哈雙南路與三環路相連,東經通鄉街、紅旗大街與二環路相通,在哈市二環路與三環路之間形成一條環路,在香坊、南崗、道裡西南部區域形成一條新的主乾通道,並有效連接了香坊區、南崗區、哈西地區、道裡區、群力新區,分流和興路、三大動力路交通流量,成為城市南部地區新的乾道系統。同時,考慮到保健路打通工程投用後,將聚集大量車流的實際情況,圍繞及時有效疏散車流,哈市還實施了通鄉街局部拓寬改造工程,與保健路打通工程同步投用。
哈市2012城建完美收官
★“微循環”疏通工程
為了完善城市路網結構,暢通道路“微循環”,今年哈市實施了城區路網改造工程,主要涉及公濱路、躍興街、龍鳳路二期等12條道路,目前均竣工投用。投用後將進一步增強城市道路外延疏解能力,促進區域產業發展,加大主城區與新興經濟區功能鏈接,完善新區區域道路網絡格局。

拓寬改造後已經通車的公濱路 張濤 攝
打通龍鳳路
拓寬公濱路
暢通重點工程周邊道路
結合鐵路集裝箱貨運樞紐、華南城、地鐵工程等全市重點項目建設,建設完成了公濱路拓寬改造工程、龍鳳路打通、躍興街改造、馬家溝何家溝沿岸路橋建設等一批工程。其中,躍興街工程起點學府路,終點哈平路,雙向八車道。工程已竣工,成為連接學府路、哈平路、征儀路的一條重要紐帶,促進周邊城區的加速發展。
打通延興路、大連路等道路
連接區域路網方便市民出行
為了優化重點區域交通組織能力,改善企事業單位及居民出行條件,建設改造了顧新街、職工街、林興路、鑄鋼街,打通延興路、大連路等道路,目前已全部通車,加強了區域路網交通聯系。
建設新城區多條新道路
填補新城區路網空白
為了完善新城區路網建設,結合完善新區交通功能,哈市建設了松北區世貿大道下穿四環路橋涵、松花江北岸防汛通道前進段、規劃1路、規劃164路及文化中心C路、文化中心F路和文化中心棧道,高開區規劃182路、規劃204路,經開區松花南路、南城二路、城南四路、城南八路、城南九路、城南第六大道、城南第九大道,利民開發區北海路、通海路、深圳大街、沈陽大街等一批道路,進一步完善新城區路網,提昇交通組織能力。
保障房周邊新建6條路
完善新興居住區交通功能
積極實施保障性住房配套道路工程,結合棚戶區改造、市直解困小區等新興居住區建設,建設完成了濱電路西段、建安四南段、百利5號路、南郡小區規劃南北路、南郡小區規劃路、動力東西街等保障性住房周邊配套道路,道路全長約7公裡,原來均無道路,進一步完善了新興居住區交通功能。

三環路效果圖
★三環路連通工程
三環路是哈市城市道路交通格局中重要組成部分。以松花江為界,分為江南段和江北段。道路全長54.29公裡,其中江南段37.23公裡,江北段17.06公裡。三環路江北段、西線和東線部分及哈阿立交橋已於2011年以前建成。今年,重點實施了東部(化工路)連通線工程、南部連通線工程、西部連通線工程。目前西部、東部連通線工程基本完成,南部連通線已完成大部分工程建設任務。
哈市確定三環路道路等級為城市快速路,主線設計車速80公裡/小時,同時高標准配建了排水、綠化、照明等配套設施。工程將進一步完善哈市環路體系,連通松北、道裡、南崗、香坊、道外、平房六區,增加科技創新城、群力、哈西、工業新城、哈東等新興經濟區的交通聯系。
東部連通線(化工路)20日通車投用
該工程南起先鋒路,北至哈東路,上跨石化鐵路專用線,道路全長2.4公裡,車行道寬26米,雙向6車道;鐵路跨線橋長420米,雙橋體寬47米,雙向12車道,橋梁引道南側長92.5米,北側長127.5米,在跨線橋兩側設置U型輔道,輔道寬8米。目前,該路段已經竣工,20日正式通車。

三環南線學府路立交橋 張清雲 攝
南部連通線
王崗高架橋、學府路立交橋完工通車
三環路南部連通線建設工程西起哈雙南路,東至哈阿立交橋,全長13.6公裡,建設王崗高架橋、學府路立交橋及相關道路,目前,各項工程已全部竣工通車。工程建成後,與群力高架橋相連,實現三環南線與學府路的立體互通,有效提高群力、哈西、哈南等新區交通能力,對於拓展城市發展空間起到重要作用。
其中,學府路立交工程為全互通式立交橋,工程西起光宇路東,經學府路,東至前衛無線電廠,全長2.21公裡,主橋長730米,一幅橋寬度為34米,雙向8車道,匝橋總長2749米,寬9米,單向兩車道,橋梁總面積5.78萬平方米。道路紅線寬70米。其中,車行道寬34米、人行道寬6米,兩側各15米寬綠化隔離帶,機動車道路面積16.71萬平方米,人行道面積5.8萬平方米,綠化面積8.5萬平方米;王崗高架橋西起南崗區王崗鎮新山路,東至靠山村前衛大街,全長2.93公裡。其中,主橋全長1.35公裡,雙幅橋,每幅寬為16.5米,雙向8車道。
此外,三環南部連通線一苗圃高架橋和藍天油庫地道橋還在施工中,預計明年建成。建成後將貫穿松北、道裡、南崗、香坊、道外、平房的三環路北線、西線、南線和大部分東線將連通,成為城市路網體系中重要的骨乾環路。
西部連通線
下穿京哈鐵路線地道橋工程通車
三環西部連通線建設主要實施群力高架橋二期續建工程,北起陽明灘大橋南引橋,終點友誼西路,向南跨越康安路、哈雙北路、機場高速、迎賓路,下穿京哈鐵路至哈雙南路,工程全長8.2公裡。工程規劃紅線寬度為70-80米,主線為雙向8車道。二期續建工程主要建設任務是上跨迎賓路高架橋工程、達康路道路工程和下穿京哈鐵路線地道橋工程,目前已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