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7日訊 16日,記者跟隨哈爾濱地鐵集團建設施工工作人員,進入到地鐵車站即將完工的理工大學站,為市民揭開哈爾濱地鐵車站內部的神秘面紗。
歐式風格照明燈
地鐵車次指示牌
歐式風格裝修5個特色站點之一
16日,記者從理工大學正門一側入口處,進入哈爾濱地鐵1號線理工大學車站內部。除牆面上大型燈箱式廣告牌外,車站內部以棕黃色和墨綠色為主色調,地面為白色正方形地面磚,棚頂的格狀吊板上配裝有白色條狀照明燈,牆壁上安裝了成排的歐式風格壁燈。整個地鐵車站內部寬敞明亮。
據介紹,地鐵車站內部牆面磚為搪瓷鋼板,和地面的玻化磚都具有A級防火功能,表面質感細膩,光澤均勻,易清理,色調柔和,棚頂為鋁方通格柵吊板,棚頂燈光為T5節能燈及LED燈,可用電腦控制,根據時間按乘客流量設置用燈量,歐式壁燈除具有裝飾作用外,還屬於應急回路,可用於設備維修時使用。
據哈爾濱地鐵運營分公司設備維修中心副主任王洪祥介紹,哈爾濱地鐵一號線所有車站都以簡約歐式風格為主,歐式風格體現在裝飾材料的色彩、燈飾、出入站亭裝修風格等方面,理工大學站4個出入口亭都是一致的簡約歐式風格,鐵路局站為紅牆綠瓦風格,與地面飽經滄桑的歐式建築風格相呼應,煙廠、哈醫大一院、博物館、鐵路局、哈工大站等5個站臺是特色站點,以不同建築形式展示濃郁的歐式風格。
綜合諮訊電子屏
從地面到乘車只需3分鍾
記者從地面通過樓梯,進入到地鐵車站的第一層為站廳層,在此層內,乘客可根據需要進入付費區和非付費區,非付費區遠期將具有商業用途,乘客可通過自動售票機和人工售票處購買地鐵車票,通過五個通道的檢票機進入付費區,走兩側樓梯都可到達地下二層——站臺層,在此層內等待地鐵車輛進行乘車。站臺層兩側站臺中央設有3組坐椅可供乘客臨時休息,站臺邊緣安裝有安全門,是隔離隧道區間和站臺的屏障,其主要功能是防止由於擁擠而發生的乘客墜落事故,為乘客營造一個安全的候車環境,同時為列車司機創造一個心理壓力相對較小的工作環境。哈爾濱地鐵1號線全線18個車站共安裝36冊安全門,安全門與列車門一一對應,每側站臺有安全門24檔,全線18個車站共計864檔。
據王洪祥介紹,自動售檢票系統是由票卡、售檢票終端設備、車站計算機系統、線路中央計算機系統和清分系統五部分組成,能夠實現售票、檢票、計費、收費、統計、清分、管理等工作全過程自動化的計算機系統,系統中應用了自動控制、計算機網絡通信、現金自動識別、微電子計算、機電一體化、嵌入式系統和大型數據庫等大量高新技術,具有自動程度高、計費准確、使用方便快捷等特點。通過地下一層自動售檢票機買票、檢票進入地下二層進行乘車,最快只需3分鍾,緊急撤離不超過一分鍾。
牆上LED顯示屏
補票亭
全方位導向系統乘車不迷路
記者在地鐵車站內看到,無所不在的全方位導向圖和導向標識,可讓進入地鐵車站的乘客輕松找到售票地點、乘車方向、正確出入口等。
從進入到車站內開始,抬頭就可見指引到自動售票地點、人工售票、檢票地、衛生間、無障礙電梯等不同方向箭頭指引牌,可引導乘客從地下一層到地下二層乘車,輕松找到自己要找的方向;在理工大學車站中心位置牆面上有大型的理工大學站綜合信息電子屏,顯示有理工大學站附近街區引導圖、地鐵站結構圖、理工大學4個出入站口周圍重要街路、建築及乘坐公交車線路等;車站內4個出入口處一側的牆面上都有一個小型的電子屏顯示為出口周邊信息,包括出站口所在街區位置地圖、附近重要街道及建築、乘坐公交車方向等;地下第二層站臺層處,還設有大型的理工大學綜合諮訊電子屏,顯示哈市地鐵網線圖、地鐵站層級圖、乘車提示等信息;在站臺安全門上車站導向圖,灰色部分顯示已走過站點,紅色部分顯示未走過的站點;16個電子屏在安全隔離門附近上方,隨時顯示車輛距離本站的時間和運行狀態。
地鐵車站內部站廳層
自動扶梯
設置殘疾人專用電梯
地鐵車站內部在檢票口處設有一處較寬入口,可供殘疾人乘輪椅進入,同時還設有殘疾人專用電梯、指示牌、衛生間、盲道等,都顯示出對特殊群體的關愛。
全線17座(除博物館外)車站共計自動扶梯139臺,直梯42臺。地鐵所選用的電扶梯全部是性能安全可靠的公共交通型電扶梯。同時為了方便殘障人士乘車共設置無障礙直梯50部,無障礙直梯還可為帶有大行李的乘客提供服務。除男女衛生間外,還特設有特殊人群單獨衛生間。
截止到目前,總計開展了16座車站共計85臺自動扶梯的到貨工作,安裝完成55臺,累計完成自動扶梯安裝總量的40%;完成14座車站共22臺直梯的到貨工作,累計完成垂直電梯設備總量的52.4%。
地熱泵調溫冬暖夏涼
哈爾濱地鐵站內雖然沒有設置空調,但利用水冷機組和通風系統可保證地鐵車站內舒適溫度。
地鐵的環控系統由車站公共區通風系統、區間隧道通風和車站設備管理用房通風空調系統組成,控制車站及區間的溫濕度,每個站點水冷機組用於夏季降溫,送新風系統調節溫度,保證乘客乘坐舒適。在發生火災時,還能夠通風排煙,保護人員迅速撤離。根據東北地域特點,安全門隔離門上方的設置風閥,冬天關閉阻擋活塞風,夏天打開可降溫。
哈爾濱地鐵充分運用地下的“熱庫”效應和先進的環控系統為乘客提供一個冬暖夏涼的舒適出行環境。
12月末16座車站
設備安裝完成
地鐵1號線設備安裝及車站裝修工程是地鐵項目的最後一道工序。主要有車輛(含牽引系統)、信號、通信、設備監控、火災自動報警、自動售檢票、供電(含電力監控)、環控、安全門、電扶梯、給排水與消防(含氣體滅火系統)、軌道、車輛基地和停車場共13個系統組成。
截至目前,16座車站的機電綜合管線安裝及設備安裝已經基本完成,並已經全面展開電氣配線安裝;進場較晚的哈工大站設備房砌築已經基本完成,機電綜合管線正在安裝進行中,供電設備已經進場安裝。9座車站的裝修樣板段施工並驗收完成,14座車站的裝修預埋及照明配線已經基本完成,受鋪軌基地影響的哈東站、和興路站以及進場較晚的哈工大站車站裝修已經開始現場測量放線和預埋施工工作。
預計到12月末,全線16座車站的設備安裝完成並陸續開展系統調試工作;14座車站的站廳、站臺公共區裝修完成並基本具備運營人員進駐條件。
年末車輛熱滑實現試“車通”
哈爾濱地鐵1號線機電安裝工程於2011年7月初開始啟動,於2012年12月20日完成了供電、通風、通信、信號、安全門、自動售檢票、氣體滅火等13大系統的主要設備安裝,實現了全線電通;2012年12月25日,車輛進入正線區間,開始熱滑,實現了試車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