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今年146條新建改造道路通車 34座橋梁投入使用
2012-11-19 07:17:36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譚啟首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9日訊 路橋發展影響並決定著人群和城區的發展,城市路網就像一座城市的『骨架』。

  曾經公路大橋的堵車長龍,我們歷歷在目;宣化街的擁堵,讓我們望車興嘆。今天暢通的過江交通和寬敞的宣化立交橋,讓這些城市曾經的堵點成為歷史。

  路隨著城市發展『補課』,前幾年的修路,是解決交通瓶頸、擁堵節點;維修、改造、拓寬,不得不動。

  截至今年11月10日,全年共新建改造道路146條、橋梁34座。新路橋陸續通車,其意義已遠遠超越了簡單的通行功能。環路聯通,城區擴大,帶來人流、物流、交通流的匯聚,讓整個城市融為一體。

  四通八達的『觸角』實現了跨區快速交通的『全城一體』,進而逐步輻射為『城鄉一體』。

  得知保健路打通工程通車了,大眾出租車公司王師傅嘿嘿一樂, 『去老丈人家不用繞路了,以後拉活也方便了,節省時間對我們來說就是錢啊。』

  王師傅家住在遠大都市綠洲,夫妻雙方父母都住在樂強小區,隔了—個植物園,每天看望父母都要從三大動力路繞—圈,

  王師傅每天繞行多遠呢?記者驅車從遠大都市綠洲保健路下穿隧道哈平路起點位置出發,繞行哈平路、三大動力路、三合路至健康路,全程5.8公裡,用時20分鍾左右,其間未趕上三大動力路堵車。而從保健路下穿隧道哈平路位置至健康路出口,全長1.6公裡,用時不足5分鍾。

  打通節點性道路對於城市交通的影響重大,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研究所副所長白仕硯認為,雖然只是幾公裡的道路,其道路功能產生的效應卻被幾何倍數放大。

  以保健路地道橋為例,保健路西接哈雙南路與三環路相連,東經通鄉街、紅旗大街與二環路相通,在哈市二環路與三環路之間形成一條環路,在香坊、南崗、道裡西南部區域形成一條新的主乾通道,完善了區域路網格局,不僅可有效分流和興路、三大動力路交通流量,而且將拉動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

  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哈市還有兩條道路的打通產生了同樣作用,同在今年打通的八區地道橋工程完善了城市中心區域的交通路網功能,形成一條穿越鐵路,連通南崗,道裡、道外三個城區的新的交通通道,快速分流自火車站途經霽虹廣場前往道裡區、道外區的車流,緩解霽虹橋、一曼街、景陽街、經緯街、地段街的交通壓力。

  2012年10月竣工的哈雙南路工程。西與陽明灘大橋疏解工程交匯,東可通往保健路地道涵。該工程建成後,大幅提高了西部路網交通承載力。

  在南崗區中興大道哈爾濱學院上斑的馮女士,家住和興路與林興街交口,每天下班都要從西大直街和興路繞行。

  趕上學府路及和興路堵車,下班路上要用時40分鍾以上。每天都堵車,是因為沒有其他道路可以選擇。隨著延興路、林興街的打通,從學府路通過學府三道街『拐個彎就到家了。』單程時間不超過20分鍾。

  學府三道街測繪路至征儀路路段,早晚高峰期都是『必堵』之路。隨著延興路、林興街的打通,學府三道街交通壓力驟減。交警部門規劃出新路的走法,預計學府路、征儀路的交通壓力都將得到緩解。

  今年,像延興路、林興街這樣新打通的多條道路,改變了更多市民的出行選擇。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哈市今年的區域路網連接工程,以優化重點區域交通組織,改善企事業單位及居民出行條件為重點,建設改造了顧新街、職工街、林興街、鑄鋼街,打通延興路、大連路等道路,加強了區域路網交通聯系。

  而何家溝沿岸新增的32公裡道路建設,結束了何家溝沿岸沒有道路的歷史。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圍繞重大項目保障服務工程配套道路,今年同步實施的還有結合鐵路集裝箱貨運樞紐、華南城、地鐵工程等全市重點項目建設,建設完成了公濱路拓寬改造、龍鳳路打通、躍興街改造、馬家溝何家溝沿岸路橋建設等一批工程,為重大項目順利推進提供基礎設施保障。

  老城區路網在完善,新城區的路網也在緊鑼密鼓的建設。市建委統計顯示,結合完善新區交通功能,哈市建設了松北區世茂大道下穿四環路橋涵、松花江北岸防汛通道前進段、高開區、經開區、利民開發區等一批規劃道路,進一步完善了新城區路網,提昇了交通組織能力。

  新路橋的修建,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整個區域交通為之而變。

  從機場路開車到哈平路躍興街街口要多長時間? 『沒有大堵車也得40分鍾吧?』出租車司機給記者指出了道路上的幾大堵點,埃德蒙頓路新陽路轉盤道、二環路西大直街下橋口、樂松轉盤道。『這還得是非下班高峰時間,趕上車輛高峰,一個小時也到不了。』

  記者18日驅車從機場路沿新建成通車的三環路,途經王崗高架橋、學府立交橋直達哈平路和躍興街街口,全程無紅燈、無堵車,用時20分鍾。

  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哈市三環路西部連通線工程已完成,東部連通線工程將於11月下旬通車;南部連通線除一苗圃高架橋和藍天油庫地道橋外,王崗高架橋、學府立交橋及相關路橋工程均已完成。待明年南部一苗圃高架橋和藍天油庫地道橋建成後,全長54.29公裡,貫穿城市6個區的三環路北線、西線、南線和大部分東線將連通,成為城市路網體系中的重要骨乾環路,在城市外圍地區形成一條長距離、大跨度的交通主乾道。

  『三環路是和城市發展的戰略相符合的,起到了城市拓展、疏解老城區交通,拉動新經濟增長點的作用。』白仕硯這樣總結哈市三環路建成後的意義。

  城市的發展已經需要向外圍拉開,隨著路橋鋪開,可快速分流區域過境車輛,緩解主城區交通壓力,進一步密切松北、道裡、南崗、香坊、平房、道外六個行政區和高新開發區、群力、哈西、哈南工業新城等城市新興經濟區的交通聯系」,促進沿路區域高新產業、制造業、化工業、物流業及新居住區發展,對區域經濟發展將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新路橋開通後,沿線必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除交通功能外,帶來的是城市骨架向外延展拉伸,進而可以輻射到城市周邊。

責任編輯:張廣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