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鶴崗峻德法庭充分發揮化解矛盾作用 積極構建和諧礦區
2012-11-19 11:31:27 來源:東北網  作者:索建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9日訊 峻德法庭地處鶴崗市偏遠的南端,現有在編乾警4人,轄區內有大型國有煤礦——峻德礦和20多個地方小煤礦。人口5萬,99%以上是煤礦職工家庭。自年初以來,該庭近年結合“開展人民法官為人民”、“政法乾警核心價值觀”以及落實“三項重點工作”等活動的要求和部署,堅持以人民滿意為標准,建立健全制度,完善措施,發揮優勢,定紛止爭,案結事了,提高辦案效率和質量,案件調解率達到90%以上,案件更審改判率為零,出現了無上訪纏訴案件和無上省進京訪案件的良好局面。

  一、定紛止爭,案結事了。

  人民法庭處於司法工作的最前沿,與人民群眾聯系最密切,是化解糾紛、維護穩定的主要窗口。年初,該庭把推進“三項重點工作”作為今年的中心工作來抓,在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上,通過司法調解有效化解各種矛盾糾紛,努力構建礦區的和諧穩定。他們把訴訟調解作為維護轄區穩定的基點,在司法調解上,法庭采取庭前調解,庭中調解,庭後調解,邀請當事人親屬、同事、朋友、人民調解員等參與調解,對達不成協議的案件,采取四級調解制,通過這些調解手段,有效的化解了矛盾,促進了社會穩定和諧,使大調解真正落到實處。建立了庭前調解提示制度,在向當事人送達受理、應訴通知書時,同時送達一份“庭前調解提示函”。並設立了工資報酬、僱員受害賠償等庭前調解流程通道,采取當事人書面、電話申請,法官電話、手機短信征詢、通知等方式,采取到庭調解、巡回調解、就地調解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就近、就便開展訴前協調、庭中調解、庭後回訪,實現了提高效率與徹底解決糾紛的雙贏效果。對來信來訪,建立了“首問”制度和“首訪”制度,使接待“首問、首訪”的乾警確立“不怕事小,不怕話多”,一心為民的思想。通過排查和走訪,摸清了矛盾的根源,化解了老矛盾,有效預防了新矛盾的發生。在源頭化解矛盾上,該庭在轄區街道辦事處設立了調解委員會,在五個社區各設立一名調解員,制定了調解員崗位責任制度和調解員培訓指導制度,為了提高他們的調解水平和法律知識水平,每月舉辦一次調解員培訓班,開展民法通則、婚姻法等法律知識講座,邀請調解員參加庭審旁聽,庭審後進行“現場答疑”,極大提高調解員的業務水平。

  二、心系百姓,真心服務。

  該庭乾警工作中深深體會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就體現在心系百姓,文明服務,誠心誠意地為人民群眾排懮解難。一是他們采取便民措施,解決群眾打官難的問題。峻德法庭轄區絕大多數都是煤礦工人家庭,他們的工作三班倒,一些當事人白天上班,無法正常參加訴訟。該庭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實行了“24小時全日制工作制度”。對白天上班的當事人安排其下班後到法庭訴訟,對周末休息的當事人把訴訟時間盡量安排在周末,全庭法官都要盡量根據當事人的時間妥善安排庭審活動,做到當事人隨時到都有人接待,解決了煤礦工人訴訟不便的問題,支援了煤礦生產,受到群眾和企業的高度贊譽。

  三、公正高效,審判為民

  “遲到的正義為非正義”。公正高效是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迫切需求。因此,在審判工作中他們把著力點歸宿點放在辦案的質量、效率和社會效果上,把群眾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工作成果的根本標准。本著這一標准,該庭著重做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積極開通快審、快結的“綠色通道”。對凡是符合起訴條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爭議不大的案件,減化庭審程序,實行簡易程序審理,降低訴訟成本,實現案件一步到庭、當庭審判。有效地提高辦案效率。積極開展“不使有訴求的群眾因經濟困難打不起官司,不使有理有據的當事人因沒有關系打不贏官司,不使勝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因執行不利、不公得不到保護”的三項承諾服務活動,認真貫徹執行我院制定的落實“三項承諾”的54項措施,竭盡全力為有訴訟困難的群眾提供司法救助。二是對待人民群眾奉獻“四心”即耐心、細心、誠心、公心。該庭針對民事案件當事人雙方往往為爭一口氣或為芝麻小事糾纏不休的現象,要求審判人員強化和解意識,在工作上突出“四心”,即對當事人說服教育要耐心、了解分析矛盾要細心、為民排懮解難要誠心、評判是非曲直要公心。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