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9日訊 6日,前國家女足隊長高紅、冬奧會短道速滑冠軍孫琳琳和張會,與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和我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相關人士一起來到佳木斯市湯原縣,探訪“楊揚希望小學”,並驗收該校人造草坪的5人足球操場項目——“風雨操場”。

比賽結束後高紅宣布女隊勝利
“沒想到能和冠軍姐姐一起踢球”
6日,高紅、孫琳琳、張會一行人驅車來到湯原縣吉祥鄉“楊揚希望小學”,對足球場地進行了驗收,並和同學們一起在食堂吃了午飯。飯後,他們還跟同學們共同上了一節生動的體育課。
學校操場中央的5人足球操場,鋪上了人造草坪,在初冬時節顯得綠意盎然。在高紅的主持和安排下,孫琳琳、張會臨時充當起足球隊長,每人帶領五個同學進行一場友誼球賽。高紅率先哼唱起運動會進行曲,告訴同學們進場的時候要手拉手,“因為我們是個團隊。”她在現場大秀球技,同時認真教孩子們做專業球員的訓練動作。孫琳琳和張會也帶領同學們一同做起熱身動作。最後女生隊與男生隊1比1平手,最終女生隊靠點球獲得了勝利。

高紅和張會指導同學們練習
“楊揚希望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小涵對記者說:“平時看電視,我最喜歡的就是足球了,高紅、孫琳琳和張會也都是我的偶像,今天能和冠軍姐姐在一起踢球做運動,我心裡特別高興。”
和同學們盡情互動後高紅表示,她第一次接觸到希望小學的孩子們,帶他們做運動帶給他們快樂,自己更快樂。高紅說,這次主要看看組建的情況,推廣體育和教育的一種結合,要讓孩子們動起來,做“陽光體育”。“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做些硬件上的落實,同時也是通過我們這些職業運動員做榜樣,到小學校和孩子們有個近距離的接觸,從而激發孩子對體育的興趣。”
湯原縣吉祥鄉“楊揚希望小學”是由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和楊揚出資在自己的家鄉援建的。“楊揚希望小學”校長張立海說,楊揚目前在美國,今年國慶節期間,她曾特意回家鄉到希望小學看過一次,並稱贊操場修得很好。

孫琳琳帶領同學們熱身
沙土地變“草坪”球場
“楊揚希望小學”校長張立海說,孩子們能在操場上踢球是以前想都沒想過的事。“從前學校的‘操場’就是一塊沙土地,那時學校缺少體育用品,沒有體育老師,孩子們也沒上過體育課。”“風雨操場”建好後,有了足球場地,有了專職體育老師,孩子們在體育老師的帶領下也可以上體育課了,校園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2007年年初,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對我省100所希望小學體育運動環境進行的調查顯示:希望小學的體育課開課率普遍較低,61%的希望小學連基礎的體育設施都沒有配備,97.1%的學校開設了不需要任何體育器材的廣播體操。而體育課卻是學生們最喜歡的課程,乒乓球臺、籃球架、單雙杠、排球、羽毛球成為希望小學的同學們最渴望的體育器材。
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總乾事趙偉文介紹,2011年,中國運動教育基金向中國青基會捐資300萬,決定在41所中國運動員希望小學中建設“風雨操場”。趙偉文說:“這個項目就是為了給小孩一個運動的地方,希望學生們可以通過學習體育知道怎麼遵守規則,怎麼團體合作。”
“風雨操場”圓農村孩子體育夢
2008年,黑龍江青基會與全國同步於2007年3月底正式啟動了“希望工程快樂體育行動”公益項目,旨在動員社會力量籌集善款,為希望小學配備基礎體育設施,建設“希望工程快樂體育園地”。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楊晶介紹,省內農村小學校學生上體育課的人數比例很低,原因一是缺少體育老師,二是缺少體育設備器材。孩子們下課就是玩石頭子或者你推我他推你,體育老師大多是兼職,有時只能領孩子做操跑步,課程單調枯燥,學生沒熱情。
楊晶表示,省內“希望工程快樂體育”行動的成果,一年比一年好,首先政府很重視也在加大投入,第二社會組織民間力量在慈善方面的發展越來越廣泛,大家自願自發給孩子們捐贈。設置會越來越強,未來農村的體育活動會逐漸和城裡縮小距離。“希望通過‘風雨操場’和‘快樂體育園地’計劃,讓希望小學的孩子們擁有適合自己的運動場地,讓他們在體育活動中學習互相尊重與合作等體育精神,此次探訪活動意義非常大。”
佳木斯團市委書記蘇震坤表示,感謝運動員基金會和青基會以及愛心人士們對孩子們的愛心,希望通過這次回訪和檢驗活動,把更多有意義的建設投放到希望小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