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4日訊 今年,哈爾濱市繼續大力推進“北國水城”建設,實施江北、江南堤防工程。北國水城一期工程現已有22座橋梁完工,同步建設了4個湖泊,寒地水鄉的大美風光已初露端倪。正在加緊施工建設的“百裡景觀道”——松花江北岸堤防防汛搶險通道,明年通車後,將拉近主城區到大頂子山的距離,在這條通道上萬頃松江濕地的美景可盡收眼底。松花江南岸東部地方防汛搶險通道工程、顧鄉堤改線暨友誼路延伸至群力新區工程不僅提昇了江南主城區堤防防洪標准,同時給市民眺望江景增添了多處親水景觀平臺,提昇了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

銀水灣支渠美景。
松北水系寒地水鄉獨具特色
銀水灣支渠現在已是世茂濱江小區、地中海陽光小區、金色江灣小區等江北眾多小區居民每天休閑、遛彎兒的好去處。家住世茂濱江小區的王雪嬌深深感受到生態環境的變化,給她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她告訴記者,在江南,每天茶餘飯後出門要走很遠纔能到公園裡散步,而現在,美麗的銀水灣支渠就在她家門口,環境好了,每天的心情特別舒暢。
銀水灣支渠兩岸6.5公裡現在是開放式的水岸公園,而公園只是它的功能之一。作為北國水城中的一部分,銀水灣支渠是“北國水城”造就的大范圍變遷的一個縮影。
目前,北國水城一期工程已開挖了31.31公裡渠道,建設完成4個湖泊、17座閘站和30座橋梁。隨著一期工程的22座橋梁完工通車,明年第一橫發生渠和發生渠以南渠道、湖泊全部“通水、見綠、通航”的美麗景象已初露端倪。
按照規劃,北國水城建設范圍在肇東界以東、松花江以北、呼蘭河以西、肇蘭新河以南圍合的578平方公裡區域內,充分利用現有河、渠、溝、泡及濕地資源,通過人工開挖、疏通河道等措施引松花江水入區,建設“二縱、四橫、十八湖”、總長146公裡的河網水系,打造獨具特色的“松江濕地、北國水城”。該工程分兩期實施。
北國水城建成後,這裡將成為哈爾濱市又一張新的旅游名片。市水投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北國水城工程建設完成後,松北水系將得到有效貫通,雨洪調蓄能力將增強,內澇問題也將有效解決,並能提昇主江道的行洪能力,提高松北的防洪水平。
江北堤防百公裡景觀道直通大頂子山
現在,從市區去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市民只能選擇走哈同高速,到賓縣後再走公路,全程約120公裡。目前,哈爾濱市正在修建的松花江北岸堤防防汛搶險通道,將會拉近市區到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的距離。明年松花江北岸堤防防汛搶險通道建成通車後,市民可從松北萬寶堤肇東界驅車沿江堤路到達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全長約101公裡。
松花江北岸堤防防汛搶險通道還將是江北區域的一條欣賞沿江風景的主乾路。它不僅可以完善周邊區域交通網絡,提高城市防洪標准,市民驅車在這條通道上還能欣賞到萬頃松江濕地的美景,以及狗島、大套子島等百裡生態長廊,和新老城區快速發展的全貌都能盡收眼底,松花江北岸堤防防汛搶險通道對哈爾濱市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正在加緊施工建設的松花江北岸堤防防汛搶險通道,還將呼蘭河以西堤路結合工程防洪標准提高到100年一遇,呼蘭河以東堤路結合工程防洪標准提高到50年一遇,這使哈爾濱市松花江北岸的堤防更加堅固。
江南堤防親水平臺就在家門口
家住盛和天下小區的居民曲利江原來每天遛彎兒時,只能站在顧鄉堤上遠眺美麗的江景,這總讓他覺得有些“不解渴”。今年10月份,顧鄉堤外1.2公裡長的休閑甬道建成投用後,讓哈爾濱市又多了一處“零距離”欣賞江景的好去處。如今,曲利江茶餘飯後都會到這處親水平臺散步、遛彎兒。他告訴記者,這處6萬多平方米的親水平臺從家門口“長”出來,這讓周邊的居民喜出望外。
這處親水平臺還配建了1.2公裡長休閑甬道,連接何家溝入江口與顧鄉公園。今後,市民可從顧鄉堤靠近公路大橋與水文站相接處的水文站碼頭處進入顧鄉堤外灘,在休閑甬道上近距離感受松花江美麗的江景。
這處親水平臺是顧鄉堤改線暨友誼路延伸至群力新區工程生態護坡附屬工程中的一部分。顧鄉堤改線工程不僅改善了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增添一處沿江公園,同時也增強了顧鄉堤臨江區段的防洪能力,其中新建改線段防洪牆全長1411米,抗洪標准達到百年一遇。
今年,市水務部門實施了松花江南岸東部地方防汛搶險通道工程,將團結鎮佟家店到蜚克圖河的29.2公裡堤防平均抬高1米,堤防防洪標准由過去的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堤頂還配建了雙向雙車道的防汛搶險通道。該工程在道外區巨源鎮區段內的馬家村、北興村、松花江村三處區域,還配套建設了三個約1500平方米的濕地景觀平臺,市民可站在景觀平臺上欣賞大美松江濕地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