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1月26日訊 備受矚目的哈爾濱至大連高速鐵路將於12月1日正式開通運營,哈西客站站前管理將在26日正式運營。
保潔員
下了高鐵後如遇困難找誰,廣場聚集小商小販該咋辦,如何讓站前更有秩序、在西客站是否也會遭遇老哈站的打車難?25日,記者走進哈西客站,為您現場詳解哈西客站的新型管理,這種“高科技+新體制”的管理模式將破解火車站秩序混亂的通病。
管理:一個“家長”全包了
25日,記者在哈西站站前管理辦公室見到徐炳臣主任時,據徐炳臣介紹,哈西客站作為省域大型綜合交通樞紐,站前區域面積170萬平方米,是哈爾濱火車站地區的23倍。這一區域各類資源集聚、管理復雜、運行方式創新都是前所未有的。為此,哈市政府批准成立省內規格最高的站前地區管理機構——哈爾濱站前地區管理委員會,“和老哈爾濱火車站地區各管各的不同,哈西站前各部門除內設機構、直屬單位,就是公安、交通等各派駐單位,都歸管委會管。”徐炳臣說,這就是一個家長管站前,解決了各部門都管又不管、扯皮的問題。
保潔:200“城市管家”騎電動車作業
25日,記者在哈西站前廣場看到,騎電動車的保潔員已開始做地面的日常保潔。
火車站站前的保潔向來是難題,而哈西客站站前保潔分為站前地區地上、地下空間兩區域,參照5A級景區標准制定《哈西樞紐地區環境作業和監理標准》。“我們不叫環衛工,而叫城市管家。”哈爾濱中興公共環境維護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曦亮介紹,這是哈西地區在全國首創的服務職業,目前200名“城市管家”已到崗,他們保潔的同時還要拿相機,隨時拍攝公共設施出現的問題,反映給相關部門,一日一報,督促修改維護。

應急服務車
城管:視頻調度指揮執法人員車輛
據徐炳臣介紹,沿用“死看死守”的管理方式,無法滿足這一現代區域的管理需求。哈西客站站前管理辦公室研發、構建了“哈西樞紐地區智能指數管理系統”這一全國首創的新型管理模式,將沿途發現的問題通過對講設備及時反饋指揮中心,以視頻監控、GPS衛星定位系統等技術為依托的可視化管理模式,能直觀顯示和管理站前視頻監控點、綜合執法人員和車輛資源的位置、信息等,實現對站前資源的可視化監督指揮調度。目前一期工程已經投入運行,重點解決哈西客站東部地區的監控管理問題。
交通:4個執法點位24小時監管
哈西客站區域建設之初就重點對交通秩序進行了規劃。采訪中記者看到,哈西客站對車輛采用智能交通和智能停車場管理,所有車輛按不同進口、出口各行其道,分區域停放。區域內停車場可停放車輛1600餘輛,做到分類管理,解決擁堵問題。
此外,哈爾濱交通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在西客站管理區域設置4個執法點位各派駐一個中隊,采取“點控”及巡邏執法的方式對西客站進行24小時監管,查處違法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