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6日訊(吳殿峰 記者 張強)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近日,省環境保護廳黨組組織中心組學習,大家結合本職工作,談體會、談認識,紛紛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要求上來,立足本職崗位,將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核心,推進全省低碳發展,實現綠色崛起,讓龍江大地山川秀美,土淨天藍。
省環境保護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平說,生態文明建設和科學發展理論是一脈相承的,生態文明建設將環境保護作為重要方面,這充分說明環境保護工作已經進入主戰場、主陣地。廣大環保工作者要准確定位,學透吃透中央精神,要從四個方面提高對生態文明的認識,一是要充分認識建設生態文明是促進發展質量的提高,單純強調GDP不是全面的發展,單純強調GDP看不出發展的質量,只有融入生態文明的理念纔能體現出發展的質量;二是要充分認識建設生態文明就是要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實現又好又快,好中求快;三是要充分認識建設精神文明必須加強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環境質量和百姓需求;四是要充分認識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李平說,黨中央已經給環境保護工作確定了明確的目標,總的目標是美麗中國,具體目標是天藍、地綠、水淨,環保部門要從以下4個方面落實:一要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把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作為新改擴建項目環評審批的前置條件,以環境保護門檻提高發展的質量;二要控制和治理環境污染,通過按期完成《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十二五”全省環境保護規劃》,實現黨中央對我們的要求;三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推進生態省建設。加強自然保護區綜合管理,維持生物多樣性。同時,高舉生態省建設旗幟,重點實施好環境保護系列工程、強化國家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保護和建設,推進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四要注意人的環境保護,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質量,改善環境民生,保護好飲用水、空氣、城市河流治理,讓公眾參與環境保護並提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