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27日訊 雙城市近年來從讀書、上網、生活習俗等小事入手,著力培育新農民、倡導新風尚,開展了文化在農家、讀書在農家、美德在農家、潔淨在農家、法律在農家、網絡在農家、科技致富在農家、禮貌在農家『八在農家』活動,許多普通農民在活動中成為鄰裡稱道的榜樣和模范,引導規范著人們的日常行為,文明之花處處開放。
今年『十一』,新興鄉村民李淑芬從鄉裡抱回一臺大彩電,這是她在鄉裡進行的『孝順兒媳』評選中獲得的獎品。54歲的李淑芬除承擔全家9口人的家務外,還要護理癱瘓在床的公公、體弱多病的婆婆和雙目失明的叔公。
如果說『美德在農家』激勵著村民們內心的孝老愛親行為,那麼『潔淨在農家』、『禮貌在農家』及『法律在農家』等活動,則在引導規范著農民的日常生活。許多村民主動清理庭院,從房前屋後栽樹種花,到清掃街道、綠化村屯已成為自覺行動。
今年,雙城市24個鄉鎮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拉練活動共清理垃圾19萬立方米,平整路面265公裡,綠化街道208條,植樹7.9萬株,栽花20萬株,優化了農村人居環境。
雖已進寒冬,但新民村文化廣場卻依舊熱鬧。早晚兩場健身舞,男女老少200多人齊上陣。目前,雙城市已成立藝術團體60餘個,剪紙、繪畫、攝影等文藝骨乾500餘人。全年送電影下鄉500餘場,送戲下鄉百餘場。『農家書屋』實現246個行政村全覆蓋,年受益人群達60萬人以上。
『網絡在農家』與『科技致富在農家』相互結合,使樂群鄉富志村村民何鳳麗不但自己富了,還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何鳳麗承包了40畝耕地,還飼養140多頭奶牛。幾年來,她上網瀏覽相關信息,凡是新的養殖技術和方法都帶頭應用,現在她已是雙城市有名的奶牛大戶、送奶大戶。村裡開展『科技致富在農家』活動後,她致富不忘鄉親,當好『科技致富示范戶』,毫不保留地把養牛經驗傳授給鄉親們,使左鄰右捨的奶牛平均單產提高到5噸以上,富志村很快成為雙城市遠近聞名的奶牛養殖專業村。
雙城市『八在農家』活動實施兩年來,村裡游手好閑、無所事事的人少了,參加讀書、健身的人多了;打麻將、賭博的人少了,參加科學技能培訓、發展致富項目的人多了。現在,24個鄉鎮中,哈爾濱市級以上文明鄉鎮8個,雙城市級以上文明村達到了60%,『八在農家』先進典型戶(人)近千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