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29日訊 『在外地求學,能在生日這天收到樓長送來的生日賀卡,我感到十分幸福,我會好好保留這張賀卡,這將是一段美好的記憶。』回憶起幾天前收到學生生活服務中心送來生日賀卡時的情景,佳木斯大學一區D院18號公寓的李婷婷依然十分激動。
佳木斯大學學生生活服務中心現管理7個學生餐廳,26棟學生公寓,一個純淨水廠、一個大型勤工助學超市和兩個浴池,為學校23000多名學生提供餐飲、住宿一體化服務。中心在新一任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擺脫傳統思維定勢及發展模式,牢固樹立現代管理與市場競爭意識,在做到重服務、重管理同時,探索創新經營模式、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不斷尋求突破,受到廣大師生好評。
確定學生本位彰顯人文關懷
中心確立了『以學生為本位』的思想理念,一切工作都圍繞『服務學生健康成長』來開展。
今年9月,2012級新同學入住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新同學中有一些特高、特胖的『特體生』和因患病而生活不便的學生。他們立即定制加長床,緊急調整學生床鋪和居住樓層,先後為16名學生解決了住宿難問題。
為幫助特困生順利完成學業,中心積極探索,不斷出臺新舉措,為特困生辦實事,辦好事。
為保證廣大學生到食堂能吃飽、吃好,中心對菜品高、中、低檔比進行了3:5:2的規定,使中檔菜佔菜品比例的大部分,滿足大部分學生的就餐需要。多年來,中心一直把抓好低價菜、免費湯(粥)質量作為重點工作,常抓不懈。每份免費湯要做到直接成本達到0.8元以上,不論冬夏,免費湯內必須有雞蛋、黃瓜丁、柿子丁,且保質保量,全餐供應。餐廳開設特價菜窗口,要求各餐廳每餐保證有0.8元~1元的低價菜,且質量做到色、香、味、形俱全,全餐供應。中心對低價菜窗口進行資金補助,使貧困生每天花6元錢就能吃飽。
為解決部分特困生生活困難問題,中心在服務窗口設立勤工助學崗位,使特困生既得到鍛煉,又能增加收入。
該中心從2012年10月份起啟動『陽光午餐』計劃。每月拿出一定資金對特困生進行午餐補助,補助金定期由財務處統一劃撥到學生『一卡通』內,從學生入學一直資助到學生畢業。計劃啟動以來,深受全校師生的贊譽。
提昇文化品位發揮育人功能
隨著住宿公寓化的日臻完善,學生公寓整體環境對學生成長的重要影響逐漸凸顯,公寓文化建設作用日趨顯現。在做好硬件建設的同時,中心通過開展『創新公寓文化,構建和諧校園』為主題的公寓文化節,強化了學生公寓陣地意識,發揮了學生公寓的育人功能。一個積極、健康、和諧並凝聚著大學濃厚人文氣息的公寓文化得以完美呈現。
文化建設重在傳承,貴在創新。為豐富住宿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中心在學生公寓內設立『文體活動室』。活動室內設有電視和乒乓球臺,供學生觀看和鍛煉。公寓管理科成功舉辦了『學生公寓乒乓球對抗賽』,參賽同學通過打球相互交流、增進友誼,展現了在校學生飽滿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