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日訊(金聲 閆叡 記者王蕊) “學生自制機械手抓取乒乓球放到指定地點,看誰用時短”、“三艘小船在同一水池競速比拼,看誰跑得快”……12月1日,以“全員科創,放飛夢想”為主題的哈爾濱工程大學第四屆“啟航杯”大學生科技創新普及競賽決賽在啟航活動中心陽光大廳舉行,近900件科技作品、論文在這裡同臺角逐。這個專門為低年級同學設立的科創入門競賽平臺,引來了90%以上大一、大二學生關注、參與,創歷屆新高。
|
本屆“啟航杯”參賽作品共分“三海一核”、機電控制、信息技術、能源化工、數理、經管人文六大類,同時配以小船競速、數字邏輯、機械手比拼和追光機器人四個專項賽區。依據“培養興趣,夯實基礎,拼搏創新,科技啟航”的模式運行,將哈工程的學科特色與學生科創緊密結合。根據賽事組委會章程,評委將從作品的完成度、功能豐富性、性能優越性、現場演示性和創新性等方面對作品進行評審。
|
為提高學生作品的實際性和針對性,學校為每組參賽隊伍配備了科創導航員,發揮“傳、幫、帶”作用,對作品給予指導。賽前,包括本碩博三個學歷層次在內的40名科創導航員開設了“船模制作基礎”、“電腦鼠走迷宮基礎”、“機器魚制作”、“法律實務與案例分析方法”等33門科技創新公開課,幫助低年級同學快速入門。以科技競賽為平臺、以科創課程為突破點的結構設置在很大程度上提昇了低年級學生科創競賽的參與度,作品設計中遇到問題可及時解決,避免參與的盲目性。同時,科創導航員自身也得到了組織、語言能力上的鍛煉。
據介紹,“啟航杯”作為入門競賽,與已經舉辦過18屆的學校高水准競賽“五四杯”大學生科技創新競賽相對接,形成良好的互動、互補效應,為工程學子的科創夢插上騰飛的翅膀。在哈工程校園裡,學生“泡”實驗室搞科技發明已經成為一種慣常的狀態,2011年,學校用於大學生科技創新的支出已達400萬元,且以每年100萬元的量級持續增加。五年來,學校累積在國際國內重要創新賽事中獲獎400餘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