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省奶業面臨嚴峻形勢 奶業大省守疆拓土迫在眉睫
2012-12-02 09:26:5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黃春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2月2日訊 300頭以上的奶牛養殖場661家,規模養殖比重由2007年的34%提高到去年的42%,年均提高2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奶牛群體單產由2007年的4.8噸提高到2011年的5.2噸,年均提高100公斤……

  透過黑龍江省奶業這組數字,不難看出,面對國外乳業的強勢進攻,國內市場的低迷消費,龍江奶業正走向轉型:從數量擴張向整體優化、全面提高產業素質和競爭力轉變。但黑龍江省奶業仍面臨著被業界稱為改革開放以來最為嚴峻的形勢。

  奶業內懮外患

  當前,黑龍江省奶業正面臨的形勢是:生產成本不斷上漲,國外進口奶粉大舉搶佔市場份額,國人對國產奶粉消費信心不足。

  據省奶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由於糧食及飼料價格不斷上漲,黑龍江省奶牛養殖成本不斷昇高;而國際市場奶粉價格卻一直處於下跌狀態。目前,進口全脂奶粉到岸價格只有25000元/噸左右,而國產全脂奶粉平均生產成本為31000元/噸左右。進口奶粉因而長驅直入。有資料表明,現在洋奶粉已佔據了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國內排名前10位的奶粉品牌有5個為外資品牌,而且他們搶佔的幾乎全是一二線城市的高端市場。

  與此同時,由於國內奶制品安全事件時常發生,導致人們對國產奶粉的信任度下降,國產乳制品銷售不暢,乳制品生產企業因此艱難前行。記者從省畜牧獸醫局了解到,目前,黑龍江省大多數乳企和奶牛養殖場都在微利經營,少部分已開始虧損。這種影響進而波及到產業鏈下游的養殖戶,使目前奶牛養殖戶的養殖效益也處於微利狀態。

  轉型“艱難期”

  省畜牧獸醫局副局長王德勝談到,現在,我們的奶業已完全參與國際競爭,對手是發展相當成熟的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國家,迫使成長期的我們必須與粗放飼養告別,走標准化規模養殖、集約化經營的道路,而這條路發達國家走了幾十年。我們由粗放向集約的轉型,過程必然曲折而艱難。

  不久前,中國乳品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曾表示,經過幾年的整頓和改造,中國乳業已經發生了根本轉變,現在是國產乳制品質量最好時期。同時業內專家認為,當前我國奶業高成本、低效益的情形還會持續很長時間。國產奶粉質量好轉,但獲得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還需時日,勢必要在狹小利潤空間徘徊多年。追求短期效益的企業,要麼轉型,要麼退出。而對於那些堅守並且一直為鑄造好品質而努力的國內乳企,未來必將享受到產業健康發展的長期紅利。我們的政府、協會、企業和養殖者應共同努力,開創奶業健康發展的新格局。

  布局“攻堅戰”

  王德勝說,奶業轉型不會在短期內完成,我們應有打持久戰的准備。我們應通過成功的轉型,使黑龍江省由奶業大省發展成為奶業強省。

  要想實現龍江奶業的健康發展,從長遠看,需要從創新和轉型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應創新先進養殖技術、奶牛育種等環節,確保乳制品的質量,讓國產乳制品重新贏得認可;另一方面應積極轉型,引導養殖戶向規模化、標准化養殖方向發展,鼓勵乳企通過兼並、重組等方式淘汰落後產能,提高市場集中度,培育出更多的龍頭企業。

  為促進奶業轉型,黑龍江省先後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奶業發展的政策、制定和實施了千萬噸奶戰略發展規劃。今後,黑龍江省將優化產業布局,側重支持優勢地區,在杜爾伯特、林甸、富裕、肇東等奶業發展重點縣,加強奶業生產基地建設;扶持奶牛規模養殖場改擴建,並對奶牛養殖貸款進行貼息,引導農民發展規模養殖;加強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建設,推進產業化經營。支持乳品生產企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昇級,引導奶業專業合作組織建設;推廣先進實用技術,提高奶業生產水平和效益,尤其將大力推廣苜蓿養牛;推進良種工程建設,提高奶牛群體生產水平;建立科學的生鮮乳價格形成機制,實現公平交易。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