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4日訊 冬季的伊春,雖已白雪皚皚,但記者在這裡看到,項目建設熱火朝天、林下經濟遍地開花、民生事業蓬勃發展……
今年前三季度,伊春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65.3億元,同比增長12.5%,高於全省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增幅在全省排第7位。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8.1億元,同比增長42.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4個百分點,8月、9月連續兩個月居全省第一位。幾組數字證明,伊春實現了生態GDP與經濟GDP的雙贏。隨著森林采伐逐年遞減,去年伊春在全國率先停止國有林區森林主伐,林區工人丟掉吃了60多年的『木材飯』,在生態建設中找到了『金飯碗』。
建設生態城市
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建設上昇到國家戰略層面,伊春作為全國重點國有林區,在生態文明建設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伊春市圍繞建設國際生態旅游城市定位,突出『生態為魂、歐典為型、旅游為繩、宜居為本』的理念,促進產城互動,推進城市綜合體建設,加快向林區城鎮生態化、商業區精品化、工礦區花園化、農業區整潔化、邊貿區國際化的目標邁進。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倍增,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中心城『四區連片』加快推進,旅游名鎮建設深入實施。新農村、新林區建設紮實推進,通村、通場公路全面貫通,重點旅游名鎮建設和中心林場、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加速推進,綠化、綠地覆蓋率分別達到55%和50.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27.2平方米。目前伊春已獲得國家級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先進市稱號。
開發生態產品
學習黨的十八大報告,伊春人感嘆『生態產品』字樣首現其中。伊春地處小興安嶺腹地,是中國最大的森林城市,素有『祖國林都、紅松故鄉』的美譽。向國家、向人類源源不斷地貢獻著優良的生態產品,伊春人深感責任重大。伊春市深入實施天保工程,全面停止天然林主伐,生態保護政策得到全面落實。森林防滅火能力達到國內一流水平。營造林工作不斷深化,累計完成森林撫育3370萬畝、造林綠化120萬畝。全市活立木蓄積由2006年的2.35億立方米增加到現在的2.5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80.6%提高到83.9%。
自然保護區建設不斷加強。目前,全市各類自然保護區已經發展到21處,總面積達到了69.5萬公頃,佔全市國土面積的21.2%。自然保護區覆蓋率居全省之首,高於全國6.28個百分點。創建國家級生態鎮1個、省級生態鄉鎮2個、省級生態村4個,市級生態村21個、市級生態林場(所)7個、市級生態林場(所)標兵單位11個。
節能減排工作取得新進展。實行節能降耗調控『周報制』,加強對重點用能企業的監管和考核,嚴格實行行政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去年,全市萬元GDP綜合能耗同比下降3%,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空氣質量二級標准達標率全部達到100%。
打造生態產業
伊春過去是祖國森林工業的長子,現在,正在成長為生態工業的驕子。這個市堅持『林業經濟林中發展,林區工業林外發展』的理念,加快打造以礦產開發及冶金建材業、森林食品北藥業、旅游業為主,以木材精深加工業、新型裝備制造業、紡織業、清潔能源業、文化產業、現代服務業等為補充的『3+X』接續替代產業體系,呈現出了資源得到保護、產業有效發展、人民明顯致富的良好態勢。
森林生態旅游業熱浪襲人。按照打造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的總體部署,充分發揮森林、濕地、冰雪和民族風情等特色旅游資源優勢,相繼舉辦了『黑龍江(伊春)國際森林生態旅游節』、『世界藍莓小姐大賽總決賽』、『森林音樂會』等大型節事活動,進一步提高了旅游知名度。在鞏固夏季旅游的基礎上,大力開發冬季旅游產品,『森林冰雪歡樂節』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六國國際女子冰壺賽』引人矚目。1至9月共接待游客36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7.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8%和41.4%。
森林食品北藥業發展良好。森林食品北藥產業作為經濟轉型的戰略抉擇和產業結構調整中重要的接續替代產業,正在向富民強市的引擎產業發展。目前,伊春建立保護型、改培型、繁育型、野化型基地235個,建有不同類型的藥材種植改培基地和藥用動物養殖基地96個。有7戶制藥企業,8戶森林保健品企業,可生產中藥、西藥、森林保健品三大類、12個劑型、247個品種。1至9月,森林食品北藥業實現增加值25.6億元,同比增長9.9%。
綠色能源業穩步發展。以龍源風力發電、國電集團湯旺河乾流梯級電站開發及太陽能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項目為支橕的綠色能源產業項目集群不斷發展壯大。已建成帶嶺大箐山、朗鄉耳朵眼山、桃山小城山等9個風電場,總裝機容量35.1萬千瓦。水電裝機容量達到2.5萬千瓦,太陽能光伏電池發電容量2.6萬千瓦,全市利用太陽能熱水器總集熱面積2.94萬平方米。1至9月,僅風力發電就達41.63億千瓦,實現增加值1.9億元。
木材精深加工業整合提昇。伊春市依托『光明集團』整合家具業,已有52戶市內家具企業與光明集團聯名聯牌發展,合作金額超過1.5億元。依托『龍鄉板業』整合人造板業,吸納5家人造板企業組建跨區人造板集團。大力推進木制工藝品產業提檔昇級,全市現有近百戶企業、5000多名能工巧匠從事木制工藝品研發生產,形成了核桃瓶、燙畫和木雕根雕三大系列、9大類300多個品種。1至9月,木材精深加工業實現增加值14.9億元,同比增長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