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4日訊 連日大雪,加上氣溫驟降,羽絨服的銷售高峰來了。商場裡的羽絨服動輒兩三千元,不少消費者把目光轉向羽絨服定做翻新上。可翻新的羽絨服真的『物美價廉』嗎?3日,記者從市消協了解到,羽絨服定做翻新行業普遍存在面料差、含絨量不達標、偷工減料等問題。市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翻新時一定要自己保管羽絨。
據市消協相關負責人介紹,定做、翻新一件羽絨服所需面料成本,僅需三四十元,好一點的,也只要五六十元一件。普通消費者單從面料的表面看,很難辨出好壞。因此,部分商家為了獲取最大利潤,進貨的時候,往往選用價格便宜的面料。
據了解,不管什麼標號的羽絨,表面上看起來都差不多,普通消費者很難辨別,但是,用含絨量低的羽絨填充的羽絨服,穿不到一年,就會出現『鑽絨』、『跑絨』、『羽絨結板』等現象。在定做羽絨服前,商家一般都會告訴消費者,羽絨純度是『90』,也就是含絨量為90%以上的羽絨,但事實上,市場上用『90』羽絨的極少,國家羽絨服標准規定羽絨的含絨量明示值不得低於50%,很多從事羽絨服翻新、定做的小店鋪使用的羽絨達不到這個標准。
此外,大品牌使用的羽絨相對較好,因此,不少店鋪就動起了歪腦筋,或在充絨時偷工減料,扣下一點羽絨,或偷梁換柱,用差羽絨換下好的羽絨。
消協提醒
1.去翻新前最好掏出羽絨自己保管,並自留一些『樣品』,以防出現糾紛時沒有維權依據。
2.一般穿了幾年的羽絨服,羽絨上會附著一定量的細菌,很多翻新定做羽絨服的小店不具備羽絨的消毒處理能力,顧客自己最好先清洗、消毒,再填充進去。衣服做好以後最好拿到洗染店進行洗滌和消毒。
3.為防止『鑽絨』現象出現,應選擇密度較大的面料,同時要特別注意縫制時『針碼』要盡量小。
4.取衣時索要正規票據,沒有票據就讓店主寫下相應證明,以便維權時作為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