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冬天給愛車找『房』還是穿『衣』平民經濟賬催旺車衣市場
2012-12-05 09:05:4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2月5日訊 近兩年私家車數量增長較快,城市停車問題也成為私家車主共同面臨的難題。特別是進入冬季,車主們都緊張起來,不想讓愛車受凍、受委屈。但擺在車主面前不外乎兩個方案,給愛車找“房”,還是給愛車穿“衣”?

  老百姓的一筆明明白白的經濟賬讓車的“冬季養護”市場格局發生變化。冬季,這個一直以來的車庫(位)出租出售旺季,風光“有限”,車衣市場異軍突起,銷售火爆。記者采訪中發現,這一變化,都是經濟成本的直接作用。

 

  哈爾濱市民侯女士早在兩個月前就將自家車位的出租信息通過中介和網絡發布了出去,時至今日仍無人問津。侯女士覺得很奇怪,“去年出租信息發布一周就找到了租戶,還租上了價,今年天也挺冷,雪也下了,不知是什麼原因,乏人問津。”

  晚上七點左右,記者來到侯女士車位所在的錦江綠色家園小區地下車庫,發現還有兩三成的空置率。據了解,這裡還有部分車位沒有賣出去。隨後記者采訪了該小區幾位將車停在室外的私家車主。車主宋先生的觀點最具有代表性。“現在車庫、車位價格太‘邪乎’了,少則十七八萬,多則40萬,車纔多少錢?庫比車還貴!而出租價格也不菲,一年6000元到8000元,好一點的小區甚至過萬。”正是這樣的價格因素讓很多車主望“庫”生畏。

  記者在一些房屋租售中介公司了解到,近幾年車庫(位)的冬季租售情況不是很好,原因就在於價格虛高。而且現在汽車起車打火功能越來越先進,更多車主不太在意將汽車停在戶外。

  有業內人士分析,目前車庫(位)的每平方米的單價基本超過住宅,購買者都會衡量購買一個比車還貴、單價比住宅還貴的車庫(位)究竟值不值。從事多年房屋中介工作的趙女士告訴記者,一般來說獨門車庫交易數量一直不高的重要原因是稅費負擔較重。據了解,車庫交易繳納的稅費同商服一個標准。一旦進行車庫交易,需要繳納契稅、差額營業稅、建設費等多項稅費,約佔交易總價格的20%。也就意味著如果是一套售價為20萬元的車庫,需要繳納的稅款要近4萬元。裡外一算賬,用來出租,月租金不算高,可租戶嫌高,有價無市;用作投資交易,稅費又較高,少人問津。

  記者調查發現,與車庫(位)的租售冷清相對的是車衣市場的紅火,而這也是讓車庫(位)租售市場萎縮的重要原因。細心市民不難發現,停在戶外的車輛中,很多車身上都多了一件厚厚的棉衣。據記者了解,哈爾濱車衣市場只有短短四五年時間,前兩三年消費者還不是很認可,使用車衣的私家車主寥寥無幾,可近兩年隨著產品不斷改進,以及車位、車庫租售價格的攀高,車衣市場日益紅火。很多車主都表示,相比較租買高得離譜的車庫(位),花上三四百元購買一個移動簡易的“車庫”更為經濟劃算。

  記者從哈爾濱幾家車衣制造廠了解到,今年的車衣格外受青睞。廠商普遍表示今年比去年的銷售量翻了至少一倍。在位於道裡區安陽路附近的一家棉車衣銷售點,經理吳海濤向記者介紹說,自己的廠子最初只是僅有兩三個人的小作坊,現在已經發展成為擁有20多名工人的車衣加工廠。與前幾年即使在冬天旺季也只能賣十幾套的“可憐”業績截然不同的是,這個冬季廠子平均一天就能賣出200套左右,不但在哈爾濱市和省內銷售,還銷往吉林、內蒙古等外省區。

  記者采訪時,吳海濤的車衣銷售店裡的電話幾乎三五分鍾就會響起。“什麼車?兩廂三廂的?郵寄到哪裡?”吳海濤的妻子周麗萍每天會問上百次同樣的問題。除了通過電話,網絡也是他們經營的最好載體,周麗萍告訴記者,不久前,網上一家售賣汽車用品的商家一次性向他們購買了1000件車衣。入冬以來,已經賣出了4000餘件。記者采訪的其他幾家車衣店生意也都很好。

  據了解,哈市從最初僅有幾家車衣小作坊發展到現在幾十家較為大規模的生產實體。吳海濤表示:“車位、車庫的租售都那麼貴,所以我不擔心車衣銷售的前景,明年打算繼續擴大生產規模。”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