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5日訊 近年來,到南方過冬成了哈市很多老年人的選擇,但『候鳥』老人在『遷徙』途中,在飛機上因長時間靜坐不動而引發了『經濟艙綜合征』。醫生提醒老年朋友,坐飛機時穿著寬松柔軟的衣服和鞋;經常飲水、果汁或牛奶,補充水分;一定要常活動,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
家住道裡區72歲的周大爺和老伴是『候鳥』老人,到海南過冬已經4年了。隨著我市天氣轉冷,兩周前,周大爺和老伴又開始了今年的『遷徙』。經過近8個小時的飛行,飛機到達深圳,周大爺和老伴要在這轉機。下飛機時,周大爺覺著左腿走路疼,還有些腫,起初周大爺以為是坐的時間太長腿控腫了,但由於疼痛越來越厲害,老兩口決定在深圳休息一晚第二天再飛三亞。第二天起床時,周大爺發現左腿、左腳腫脹得更厲害,並且皮膚呈現紫黑色,趕緊上當地醫院看病,被診斷為左下肢深靜脈血栓,經一周的保守治療不見好轉,醫生建議手術治療。
由於周大爺的醫保,還有子女都在哈爾濱,女兒將周大爺接回我市送到省醫院南崗院區周圍血管病科治療。經血管造影檢查發現,周大爺整個左下肢深靜脈混合性血栓形成,如血栓繼續漫延,很容易發生肺栓塞和左下肢壞死。王愛林主任及時應用濾器保護下脈衝噴射溶栓技術,溶解了周大爺左下肢深靜脈血栓。手術只進行了半個小時,血栓被溶開後,血流通暢,左腿疼痛立即減輕,皮膚顏色也逐漸恢復正常,經一周的治療,周大爺痊愈出院。
據王愛林主任介紹說,周大爺患的是下肢深靜脈血栓,還有個別名叫『經濟艙綜合征』。老年人多半合並高血脂、糖尿病、血液黏稠等疾病,在乘坐飛機經濟艙時長時間坐在狹小的座位上不動,導致雙下肢靜脈血液回流減慢,血液淤滯,從而使下肢靜脈血液發生凝固形成血栓。在下飛機活動後,血栓脫落,容易隨血流經右心室到達肺動脈並在此形成栓塞,引起肺梗塞,使肺髒血氧交換困難,引起呼吸困難、胸痛、咯血等。
王愛林主任建議老年人,在長時間坐飛機、長途汽車、火車、看電視、打麻將、玩電腦等活動時,不要長時間靜止站立或坐著,應每隔1小時左右,就起身活動10分鍾,以免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