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5日訊 近一周來,哈爾濱持續降雪,目前,哈市已出動2萬餘人次的環衛工人、700多臺大型清雪機械連續作業,每日清雪時間近13個小時。城管部門已經倡議臨街單位自掃門前雪。而記者走訪市內30餘條街路發現,少數商戶會自掃門前雪,但多數商戶以沒時間、雪未停、有環衛工人清掃等作為理由,不掃自家門前的雪。
清門前雪為環衛工省勁
3日7時,一夜的大雪過後,在南崗區林興路一家電腦配件商店門前,一位戴著帽子、手套的店員正彎腰使勁掃著地面的雪。“我清晨5點就出來掃雪了,這雪下了一夜,出門都沒有下腳的地兒,看到環衛工人忙得腳打後腦勺,我們能掃就自己掃了,開門做生意的應該把門前這塊兒盡早清理乾淨,不僅配合了整個城市的清雪工作,也能方便行人和顧客。”店員這樣說。
8時,香坊區菜藝街一家文教店門口,一名環衛工人在清掃積雪,他的旁邊,一男子也奮力揮舞著大掃帚掃雪,十幾分鍾後文教店門前的積雪已經基本清理乾淨了。看到記者和自己打招呼,掃雪男子跺了跺裹滿雪的鞋子,和記者聊了起來,他說自己是這家文教店的老板,店旁邊有小學和初中,上學放學時間段會有很多學生來買東西,“這雪要是不清理,道太滑了,擔心這些孩子滑倒,所以只要下雪,我第二天就會早點起來,把雪先清了,也算是給環衛工人省點勁兒。”
在一旁清雪的環衛工人告訴記者,這條街上有幾家商戶就像這家文教店的老板一樣,每次下雪後,第二天一早,雪清得比他們都及時,“心裡真挺感謝他們的”。
南崗區順益街一家超市門前,清理完的積雪被堆成一個可愛的大雪人。超市店主說,“我家超市不在主乾道上,以前清雪後就是堆在一邊,而現在清完積雪,我們都會堆雪人。這樣不僅會給環衛工人減輕負擔,也能吸引一些顧客,真是一舉兩得!”
3日17時許,記者來到南崗區中山路工人文化宮附近,此時雪還在下,而魯福樓、銀河大酒店、金剛山燒烤等商家都在自覺清理門前的積雪。飯店工作人員將自家門前積雪整齊地鏟至人行道一側,路面只有一層剛下過的薄雪。
“上班後第一件事,就是清門前雪”
3日9時,在南崗區中和街上,清過雪和未清雪的商家門前道路對比明顯。有些商戶門前乾乾淨淨,雪清得很徹底,露出了地面的“本色”,而有些商戶門前的雪還是厚厚的一層,很多地方都已被過往的行人踩實了。
10時,香坊區和平路上,一家服裝店門外仍留有積雪。這家店的女店主說,她8時開門後,把門前掃了掃。而女店主所說的“門前”,僅限於店門口不足一平方米的地方,至於門外更遠處,則沒有打掃。
隨後,在香坊區亞麻街記者看見,多數商家沒有“自掃門前雪”,有的商家只是在門口鏟出了一條小路。這條街上有12家店鋪,僅有3家店鋪門前的雪已被清完。而順著和平路往中山路方向走,星華街、群樂街、風華街的路面積雪仍然很厚,文府街上的文中街、文敏街的情況也大體一樣。而在這些路段附近的小區內,積雪基本無人清理。
4日9時,道外區南二道街,這條千米左右的街兩側共有12家飯店,其中有10家已將門前的積雪打掃乾淨,和附近滿是白雪的路面形成鮮明對比。其中靠近南勛街一家飯店的工作人員一邊清雪一邊對記者說,“這麼大的雪,環衛工人都是白天連著晚上乾,一定很辛苦。我們自己把飯店門前的積雪清理一下,是件很簡單的事情,既方便了來往市民的出行,也有利於做生意。”
在道外區大新街上,幾家靠近公交站臺的燈具商店門前積雪清掃得特別乾淨,有些一直清理到馬路牙子。此時,很多市民站在乾淨的路面上等車。一名燈具商店的員工告訴記者:“商店門前是64路、94路、24路、108路等公交車的停靠站,人流量也大,我們上班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門前的積雪,也讓乘車的市民方便一些。”
市民希望“全民清雪”
2009年3月哈市出臺《哈爾濱市實行門前四包責任制規定》,“門前四包”責任包括保證自有建築物立面整潔、保持責任區內地面清潔、花草樹木和園林設施完整、牌匾和戶外廣告照明亮化設施整潔、完好,其中主要責任是衛生。自掃門前雪並沒有在“門前四包”責任范圍內。
在隨機采訪的40名市民中,多數人都希望臨街單位能自掃門前雪。50歲的鄭函說,“記得以前每逢下大雪,臨街一些單位的工作人員都自帶清雪工具出來清雪,大家說說笑笑一會兒就乾完了。如果現在臨街的多數商家也能這樣自覺清雪,不僅城市會乾淨很多,也能給環衛工人減輕工作負擔。”市民孫曉麗說,“今年的雪下得很頻繁,環衛工人清雪會一直忙到深夜,太辛苦了,如果臨街的商家和單位能自覺清雪,環衛工人也能輕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