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2月6日訊 11月30日晚,哈爾濱市南崗區文景街供熱管線發生泄漏,影響2.3萬戶居民正常供熱。5日,哈市住房局、哈市供熱辦通報,哈發電廠及熱力公司兩家供熱單位對運行參數進行調整,但由於缺乏溝通導致了事故的發生。經連日搶修,3日15時48分,供熱系統實現正常運行,供回水壓力平穩,全線恢復供熱。
搶險:72小時封堵三漏點
據哈市供熱辦相關負責人介紹,11月30日晚,哈市物業供熱集團所屬熱力公司中心調度室工作人員發現,南崗地區中山路、花園街管網運行參數突然急劇波動。經排查,距發電廠熱源出口150米處一套筒補償器發生泄漏。經搶修,1日9時搶修完成並向系統注水,但系統昇壓緩慢,判斷另有漏點。
1日15時30分,搶險人員在熱源出口處發現第二處漏點,2日6時漏點搶修完成並開始系統補水,10時至14時逐步恢復供熱,部分用戶室溫有所回昇,但之後系統一次網回水壓力不足,雖然采取多種措施,仍無法恢復正常運行狀態。
2日22時,現場指揮部組織人員進行管網分段試壓排查,判斷第三處管網漏點在哈發電廠熱源出口附近區域,並最終確定泄漏位置位於哈發電廠院內距圍牆1米左右、系直徑250毫米泄水閥法蘭泄漏,11時打開圍牆下的封堵網,12時搶修完成,13時開始系統注水昇壓,15時48分供熱系統全面恢復正常運行。
原因:調整參數溝通不到位
事故發生後,哈市住房局、哈市供熱辦對事故原因進行了認真剖析並總結教訓。據了解,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熱源單位與供熱單位間溝通協調的聯動機制不完善,雙方存在信息交流不暢、運行參數調整缺乏溝通導致了此次事故的發生。
據哈市供熱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哈市城區地下管網、管線、電纜等相互交叉且錯綜復雜,系統掌握各自為政,老化管網僅憑人工記憶,出現險情,因為管線復雜,給搶修帶來很大難度。此外,由於哈市供熱歷史時間長,歷史遺留問題多,欠賬多,設施老化比較嚴重,供熱企業設施改造資金投入不足,集中供熱依舊是單熱源、單回路,沒有備用熱源切換和備用的供熱管網,一旦發生事故,就會造成大面積停熱。
對此,哈市要求針對此次事故舉一反三,各供熱單位要結合實際情況,開展供熱運行安全自檢自查,確保對供熱安全隱患早排查、早發現、早處置,從根本上解決存在的問題,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
哈市排查2000公裡供熱管網
避免再次發生停熱事件,哈市要求,要利用兩天時間全面開展哈市供熱設施排查工作,尤其是哈市2000公裡供熱管網和9000多個補償器及眾多閥門等進行重點檢查,並做好相關檢查記錄。對供熱系統的跑冒滴漏等現象要集中整治,發現異常情況要立即查清原因及時處理。
各區供熱辦要組織技術監督、安監對轄區內供熱企業進行供熱安全專項檢查,堅決杜絕無證司爐工和違章操作的發生。供熱期間如果需要調整供熱參數,要履行企業內部審批手續。各供熱企業、熱源單位調整參數前,要及時通知熱網、熱力站等管理單位,且事先要做好相關准備工作,嚴密監控參數變化。堅決杜絕沒有經過協調溝通,擅自調整供熱參數的情況發生。
同時,建立哈市信息反饋、企業間協調機制,特別是熱源企業要和供熱企業建立硬性聯絡機制,及時通報運行狀況的變化,全力解決供熱質量問題,供好熱,降低居民投訴率。
嚴寒期區域鍋爐
提高供熱參數
哈市住房局也向哈市熱企下發通知,要求各熱企全力抓好嚴寒期供熱工作,要組織乾部職工、社區工作人員檢查供熱企業、走訪用戶,變上訪為下訪,把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凡是供熱中存在的問題要發現一戶、處理一戶、解決一戶,集中整治室溫不達標。各供熱企業要對重點部位、設施做到提前檢查、提前發現、提前處置,盡最大限度減少故障發生。供熱企業要根據氣溫的變化,及時調整供熱運行參數,保證供熱質量和供熱運行安全,不具備連續供熱條件的分散小鍋爐,要延長供熱時間,提高供熱參數。具備24小時供熱條件的區域鍋爐,要提高供熱參數。熱電聯產熱源、熱網,要科學調度,確保平穩安全運行。各區供熱辦、街道辦、社區、熱企要做好居民測溫記錄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同時,哈市各熱企要保證供熱服務電話24小時暢通,及時處理居民投訴的質量問題,對居民投訴的問題要件件落實,及時反饋,各區供熱辦要對投訴量大,存在問題多的熱企進行重點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