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6日訊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是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我區應把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當作“把資源管起來,讓百姓富起來”發展戰略關鍵時期的重要舉措,當作推進產業發展,加快轉型步伐,強力推進生態建設和經濟社會實現更好更快更大發展的全面保障。
在全區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當前,我區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面臨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交織,可謂是機遇難得、重任在肩、挑戰嚴峻。為此,我們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要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為契機,唱響主旋律,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主導權,堅持正確導向,提高引導能力,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大力開展弘揚大興安嶺精神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豐富“拼搏、創業、務實、奉獻”的精神內涵,使之成為推動加快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
在全區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必須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在我區,公民道德素質的整體水平還參差不齊,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仍然是我們的基本任務。我們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弘揚時代新風。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要不斷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要廣泛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開展志願服務,推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常態化。要進一步選樹群眾身邊的“草根英雄”,引導廣大群眾守望道德、堅守底線,樹立興安人民開放、文明、誠信、包容的良好形象,使全區人民進一步呈現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在全區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必須不斷努力豐富當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來,我區認真實施文化發展工程,建立興安文藝精品儲備庫,邊疆文化、特色文化成果日益顯現。今後一個時期,我們要繼續實施文化精品打造工程、文化事業惠民工程、文化體制創新工程、文化產業開發工程和文化發展保障工程,全面加快文化強區建設步伐。要培育壯大一批集創作、加工、展銷於一體的文化企業和中介組織,重點打造以版畫、管樂、鄂倫春民族風情等為主的文化創意、文化旅游產業。要大力實施文化發展保障工程,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事業建設專項基金。要切實抓好地區文體中心和縣區圖書館、文化館建設,健全完善鄉鎮、社區綜合文化站和農家書屋等基礎設施,積極構建城鄉一體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不斷豐富全區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精神上的旗幟,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要准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准確把握當今時代文化發展新趨勢,准確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迅速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