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冰城物流業:月薪五千 難解『人荒』
2012-12-06 10:52:33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作者:孫殿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6日訊 物流是一個勞動力高密集的行業,各個崗位“一個蘿卜一個坑”,用工量非常大。然而,隨著新生代務工人員漸漸成為勞動力市場的主力軍,他們的求職觀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他們在求職時已經不再把賺錢當做唯一的目的,而相對髒累的物流工作恰恰不是他們的首選,即便物流企業給出四五千元的白領層級的工資,也很難打動他們。物流業僱主的主導地位被顛覆,招工難、用工緊張已經成為哈爾濱物流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月薪5000少人問,物流業薪水白領級

  最近幾天,張振學的心情不錯。這位來自拜泉縣的中年男子剛剛得到一份搬運工的工作,讓他也想不到的是,自己剛到人纔市場掛上求職信息,就有兩家公司找他約談。

  “我剛把家裡的農活處理完了,想在年前再乾些零活,賺點錢。可是信息發布當天,就有一家快遞公司找上來,約我到公司面談,並給出了月工資3000元、以及獎勵等條件。我本想第二天就去,可誰想沒過多久,又有一家公司聯系到了我,並給出了比上一家更好的條件。那我當然選擇待遇更好的了。”張振學介紹自己的求職經歷時一再表示,自己都沒覺得會這樣順當。

  “一年前一個貨車司機一個月開三四千元已經很不錯了,現在即便四五千元也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人。”哈爾濱市一家中等規模的物流公司業務招聘負責人高先生告訴記者,他所在的物流公司在市區內主要以快遞為主,公司需要大量的投遞人員和包裹分揀員,尤其年底這段時間,更是忙得不可開交,也就更覺得用工緊張。4000—5000元的工資已經達到了白領層,但即便如此,用工人員仍有捉襟見肘的感覺。“‘一個蘿卜一個坑’,如果某位快遞員休息了,則其負責的業務片區內的快遞就沒人送了,現在這些員工,我們都當寶一樣地供著,哪敢怠慢!”高先生說,不過即便如此,這裡的員工仍如流水般,進進出出,少有乾得長久的。

  告別僱主時代,物流業缺口明顯

  記者了解到,2011年全市社會物流總額10938.88億元,同比增長15.6%,高於全國3.3個百分點,增速高於社會經濟增長。預計,今年全市物流業增加值將增長16%,高於哈爾濱市年初確定的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左右的增速。另據統計,2011年,全市物流業增加值283.43億元,同比增長15.8%,增幅高於全市生產總值3.5個百分點,高於第三產業增加值3.8個百分點。目前,物流業已成為哈爾濱市現代服務業中的支柱產業。

  但物流產業,特別是中小物流企業正面臨著招工難題。記者了解到,不僅快遞行業出現了招工難,哈爾濱市一家較大規模的物流公司總經理滕戎告訴記者,物流業招工難的現象已經出現了一段時間,包括配送、快遞、倉儲等行業在內,整個物流領域都出現了招工難、用工緊張的問題。

  記者從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市場2012年第三季度供求狀況分析報告中看到,第三季度裡,體力工人的需求人數達到了8430人,而求職人數僅有2547人,缺口高達5883人幾近70%;貨運司機的需求人數為1241,而求職人數僅有724人,缺口517人,缺口佔需求的40%強。它們均排進崗位供給大於求職人數最多的前十個職位,成為崗位供求矛盾較為突出的職位。

  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業介紹服務中心職業介紹指導科副科長梁棟稱,這兩種職位中都包含了物流業的崗位。在人力市場上力工和貨運司機等職業非常搶手,他們的工資普遍上漲了,其中貨運司機起底工資已經達到3000元,而六七千元的也較為普遍,漲幅達5-10%,但即便如此市場仍然存在明顯的缺口。曾幾何時,僱傭人員都是在看著僱主的臉色,生怕僱主不高興把自己辭退了,可是在供需關系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僱主在市場中的主導地位已經被顛覆。

  新生代的求職觀,賺錢不是唯一

  在撫順街上的人纔市場,記者以“如果有快遞或配送工作,月工資3000元,是否願意接受”進行了隨機采訪。受訪的三名30歲左右的男子中,只有一位31歲的來自雙鴨山的男子表示願意嘗試,而另兩位均拒絕了。其中小陳告訴記者,他今年28歲,大專畢業,計劃准備找一份月薪2000元左右的工作。不過,在面對記者給出的月工資3000元的快遞工作時,卻猶豫了好一會,但最終還是拒絕了。小陳說,雖然這份工作薪水較好,但自己學的是計算機,而且有一定的文憑。雖然小陳沒有明說,但記者理解到,他的顧慮是同學大多找了相關行業的工作,自己到快遞去會很“跌份”,會讓同學瞧不起。

  在負責招聘的高先生看來,“跌份”還不是主要原因。“物流行業的工作大多很辛苦,是個相對髒累的工種,包括快遞工種,即便天氣再惡劣也得出去送貨。很多人往往會因為又苦又累最終選擇放棄,尤其那些八零後、九零後的新生代。”

  滕戎分析後認為,現在賺錢已不是新生代農民工找工作的唯一目的,他們更多地追求工作環境和發展空間,希望像城裡人一樣享受公平的教育和社會保險。盡管快遞員工作辛苦,但往往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社會地位較低,最終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

  對此,梁棟認為,物流業招工難與該行業從業環境辛苦、髒累以及發展空間有限有很大關系,這是從業人員尤其是新生代們最不願意接受的。但其招工難背後也隱藏著對物流從業人員薪酬定位與激勵機制、成纔機制等問題。一方面,從業人員不要好高騖遠,過於在乎工作的崗位,可以適當降低身段,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物流用工企業在當前的用工環境中,一定要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待遇上也應該逐步提高,給員工安全感;同時,更需要社會層面上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從業人員的社會問題,讓他們享受同等的社會保險,讓其繼子女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只有這樣,物流企業纔能從根本上擺脫招工難,並進一步促進哈市這一支柱產業的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