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肇州雙發棚室成青年創業『綠色工廠』
2012-12-07 10:11:2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崔義鑫 王鐵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2月7日訊 今年5月,全省首個省級農村青年棚室經濟示范基地落戶肇州縣雙發鄉千棟棚室園區。從此,這個區位優勢明顯、基礎設施完善的棚室園區,便擔負起全新的使命。它承載著青年的創業激情和致富夢想,演繹出『新』『心』向榮的喜人景象。

  在成立省級農村青年棚室經濟示范基地之初,團省委投放5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青年發展棚室種植。肇州團縣委經層層篩選後,向4名縣農技中心大學生、8名大學生村官及青年鄉土專家、35名青年農民發放扶持資金470萬元。目前,已扶持建成棚室163棟,幫助購置果蔬種苗33萬株,購買農資75噸。

  如今,這些接受扶持的青年都已是『碩果滿枝』。一年前還在打零工、種大田,為生活奔波的秦民,今年已成為雙發鄉的致富典型。巨變源於專項資金的扶持。11月18日,秦民在大棚裡一邊摘著黃瓜一邊高興地說:『在政府的扶持下,我承包了3棟棚室,一年收入十來萬。收入成倍翻,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

  在示范基地,大學生棚室種植帶頭人鄭姍姍收獲著同樣的幸福,『從建棚、育苗到農資采購,扶持資金給我們幫了大忙。縣政府還額外給我們專車、專款,鼓勵發展棚室。』在省級農村青年棚室經濟示范基地,像鄭姍姍一樣的大學生共有4名。他們引進的美國『漢姆一號』番茄,每斤比同類蔬菜高0.4元。他們還利用外出考察的機會,幫助雙發果蔬專業合作社簽訂番茄種植銷售合同,並確定了保底價。通過在示范基地接地氣、長本領、教技能,他們已成為農戶們的『主心骨』。

  為發揮人纔在發展棚室經濟中的引領作用,肇州縣多次到中國農大、中國林大、東北農大等高校引進大學生10人,今年計劃再引進10人。為讓引進人纔留得住、乾得好,肇州縣在生活和事業發展上給予優厚待遇,極大激發了引進人纔的工作熱情。自2008年以來,肇州縣先後從211、985院校引進各類專業人纔272名,其中15名大學生通過公選走上副科級領導崗位。

  『這些年輕人腦子活、思路新、乾勁兒足,半年時間就引進了6個新品種。』提到棚室園區內的青年人,雙發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友福贊不絕口。在這些青年的帶動下,棚室園區種植品種越來越多,技術越來越新,效益越來越好。截至目前,示范基地生產的美國『漢姆一號』番茄、金飛甜瓜、西瓜、黃瓜、豆角等各類果蔬達到7600噸,銷售收入3200萬元,解決500人就業,農民總增收1800萬元左右。

  為進一步放大示范帶動作用,肇州團縣委又將雙發果蔬專業合作社納入重點扶持對象,投入30萬元資金用於倉儲交易中心項目的場地硬化工程。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集蔬菜塑封加工、保鮮儲存、交易批發等功能於一身的大型交易平臺,年可交易蔬菜20萬噸,預計可帶動100多名青年就業,增收500萬元。

  該縣注重發揮農村青年棚室經濟示范基地的引領作用,相繼舉辦『鄉村科技行』、『科技直通車』、『園區觀摩演示』等培訓活動30多批次;邀請青年農技專家、青年棚室產業帶頭人、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深入基地宣講20餘場次;組織青年培訓1000多人次,制發科技資料5000多份。

  『棚室「青年加盟」,不僅給棚室注入了活力,更積蓄了發展後勁。』肇州團縣委副書記接鑫說,正是由於基地的帶動、引領、輻射作用,全縣青年積極投身棚室經濟。目前,全縣已有近千名青年在棚室中實現了就業創業,部分青年成為『棚室圈』裡的明星,人均增收3萬餘元,總收入超過5000萬元。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