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2月10日訊 對於英語的復習,大多數高三學生會有一種困惑:學與不學,成績基本上都是現有水平,每天聽課、背單詞也不見成績有明顯提高。其實這些學生是沒有掌握學好英語的關鍵。哈師大附中英語一級教師錢山山說,學好英語的關鍵是閱讀加背誦。英語不是詞匯加語法,詞匯和語法都在句子中,學習英語不要脫離句子。因此學生背誦的應是字典例句、語法范句、教材內容、單選句子、完型文章、閱讀佳句。

第一輪復習應堅持以教材為主
高三第一輪復習的過程不應是對已學知識的簡單重復和強化,而是一個再學習、再認識、提高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的過程。英語第一輪復習,無論采用什麼形式,應堅持以教材為主,以課文閱讀為主線,逐步消化其中的詞匯知識,夯實基礎,全面培養、提高英語聽、讀、寫的能力。課文提供了大量熟悉的詞匯、日常交際用語、語法和句型,有利於鞏固所學語言,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
如何研讀教材呢?錢老師說,對教材的學習不能停留在比較初級的學習階段,背幾個短語,記幾個句子,而要對文章進行分析,從宏觀上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搞懂段落間的邏輯關系及長句難句的構成方式等。
閱讀應佔英語學習時間的60%以上
目前高考英語在重視基礎知識的同時,突出考查語言運用能力,形成了以篇章閱讀為主體的試題布局。對一名高三學生來說,如果背單詞成為英語學習的全部,那麼對英語學習就陷入了誤區。“閱讀加背誦”纔是英語的學習方法。
高考英語核心高頻詞匯是1800個,學生不能只記詞匯的中文意思,應注意英文解釋,掌握了用法,纔掌握了單詞。
閱讀是學好英語的關鍵。在全部學習英語的時間中,閱讀時間應該佔到60%以上纔能學好英語。重視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目的是提高對語篇整體認識的能力,以及推理判斷、歸納總結的能力,要堅持每天至少2篇閱讀。
養成朗讀背誦的習慣。語法是學生聽課時最集中注意力的內容,可語法是人為總結的,不同的老師、不同的語法書講的語法也不完全相同。對於一些詞法、語法,有一個小竅門,就是把一些經典的,具有明顯語法現象的句子反復讀,日子一長,語感能力就會大大增強,以後做單項填空時,只是在心中默念一次,然後對照一下,答案立刻就出來了。
英文寫作須從模仿開始
背誦完型填空的文章,尤其是高考考過的完型填空,是一種提高英語成績的捷徑。完形填空不是單純測試某一方面的知識或能力,而是綜合考查詞匯知識、閱讀能力及運用邏輯推理、常識、情理、上下文等進行靈活推斷的能力,一直被認為是高考英語中難度最大、綜合性最強、語言素質要求最高的題型。
英語作文必須從模仿開始。學生書面表達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不能夠正確地寫出句子,以至於影響篇章結構,影響意思的表達。究其原因,就是沒有真正掌握英語句子的基本結構。因此,可以將背誦下來的完型填空中的句子用到作文中。
錢山山對學生說:“初中英語是水,高中英是湖。初中英語你要喝下去,而高中英語你要去游泳,能游多遠是多遠。通過背誦輸入大量的正確的英語後,學生能形成可靠的語感,有了語感,學起英語也輕松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