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女白領易患『快遞依賴癥』 專家:快遞依賴可致神經衰弱
2012-12-10 09:59:59 來源:大慶網-大慶晚報  作者:小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0日訊 70年代以後出生的都市白領,如果你沒有網購過,只能說明你“OUT”了。在網絡購物瘋狂發展的今天,網購成為我們日常消費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如果你網購已經達到了癡迷的程度,甚至每天都要和快遞員打交道,那麼,你應該注意了,因為你或許已經患上了“快遞依賴癥”。

  網購催生“快遞依賴”

  讀者鄒女士給記者打來電話,她說,她最近有一件鬧心事,讓她很懮慮,因為不愛逛街的老公現在簡直成了網購狂。鄒女士說,老公剛剛學會網購,僅僅兩個月內就花掉了近3萬元錢。什麼東西都在網上買,每天下班回來吃完晚飯,就坐在電腦前購物。小到幾元錢的紙巾盒,大到一萬多元的按摩椅,老公網購成了癮。鄒女士說,自從老公迷上了“網購”,家裡的“財政”出現了嚴重的透支。

  讀者趙女士也說,她也非常喜歡網購,如果每天不接到一個郵包,她都覺得這一天好像少點什麼。郵包裡有欣喜,也有期望。趙女士說,我每天到辦公室打開電腦後,QQ、淘寶旺旺自動開機默認啟動。然後開始逛購物網站,一兩個小時後,纔開始一整天的工作。另外我很喜歡那種一層一層拆開快遞的感覺,就算買的是書,拆開那層薄膜,也覺得很有樂趣。

  記者采訪了解到,大慶市一些公司裡的女白領幾乎每天都會和快遞員打交道,在她們的手機裡都存有長期合作的快遞員的聯系方式,而一些公司前臺更是長期備有某快遞公司的快遞單及包裝袋,便於同事隨時寄快遞。記者在我市的一個鮮花店了解到,這家店在網上的業務量是現實銷售量的兩倍還多,而大慶通過網絡銷售的產品,除了大慶奶粉,再就是鮮花了。

  就此,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葉桂蘭說,成年男女,都需要活在各種關系之中,網購也是一種關系,只是有些虛幻和虛無。沈迷網購,是一種強迫行為,也是一種成癮表現,多半涉及到焦慮情緒,涉及到之前的個性特點,以及情感需求和滿足方式。通過不斷購物,更像是一種情緒宣泄的情感滿足。可以暫時緩解緊張,但是無法持久。打個比方,網購成癮就好像有人喜歡喝酒一樣,每天都要喝,不喝就覺得難受。如果網購已經影響到了生活,那就需要像戒酒一樣慢慢戒掉。

  “快遞依賴”衍生“快遞焦慮”

  此外,“快遞依賴”還會衍生的“快遞焦慮綜合征”,其“癥狀”是:習慣性不斷查看物流,訂下的東西到達前總在懮心它現在到了什麼地方,還沒發貨的就懮心到底什麼時候能發……總之從下單開始就間歇性心神不寧。

  市民周女士說,剛剛入冬的時候,她在網上買了一件裘皮,等待的過程簡直是一種煎熬,她每隔一會就想上網查看她的衣服到哪裡了,計算著什麼時候能到,什麼時候能穿在身上,想象著穿上的感覺。3天後,衣服到了,打開包裝,衣服的質量讓她失望之極。她馬上聯系賣家,將衣服退了回去。周女士說,就因為這次失敗的網購,她像受傷了一樣,再也不想網購了。

  “快遞依賴”可致神經衰弱

  隨著快遞產業越來越發達,白領們對快遞的依賴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因為頻繁使用快遞的行為而患上“快遞依賴癥”的職場人日漸增多,其中以女性尤為嚴重。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霍永明說,“快遞依賴癥”之所以流行,從心理方面來說,是從眾心理、模仿心理,以及惰性的表現,是白領在缺乏正確指導和在社會小群體交往中產生的從眾心理,但同時又缺乏相應的識別能力和自控能力,人們開始自我保護,自我享受,隨之開始產生惰性。

  另外,快遞這種快捷、簡單的生活方式會讓人們變得懶惰,不願交流,久而久之過分依賴快遞,甚至有可能讓自己變得只生活在自己的狹小空間中,人際關系變得單薄,情況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神經衰弱。適當的使用快遞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所需自然無可厚非,但是,我們還是應該理性對待網購和快遞。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