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杜家毫:全面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
2012-12-10 10:09:4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黨的十八大報告著眼於全面推進社會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第一次鮮明提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的重要戰略思想,並具體要求加快形成社會管理體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和社會管理機制,這對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

  社會管理體制是社會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按照黨的十八大報告的要求,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要充分發揮各級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各級黨委要加強領導,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作用,強化社會管理綜合治理領導機構和協調機制,確保社會管理的正確方向;加快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把黨的政治、組織優勢轉化為管理、服務優勢。要充分發揮各級政府的主導作用。按照轉變職能、理順關系、優化結構、提高效能、依法行政的要求,整合政府管理資源,健全政府職責體系,建設服務型政府。要充分發揮社會各方的協同作用。強化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管理服務職責,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不斷完善黨委和政府與社會力量互聯、互補、互動的社會管理服務網絡。要充分發揮公眾參與的基礎作用。創造公眾參與條件,拓寬公眾參與渠道,健全公眾參與機制,努力形成社會和諧人人參與、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要充分發揮法治的保障作用。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引導每個社會成員自覺學法守法用法。各級政府要依法行政,各級執法機關要公正執法。

  二、加快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強社會建設的重點,也是社會體制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按照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從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要完善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充分挖掘公共資源潛能,集中力量組織和提供基本民生服務、公共事業服務、公共安全服務和公益基礎服務,動員社會組織提供公共服務,滿足群眾基本需求。要逐步擴大基本公共服務覆蓋范圍。堅持城鄉統籌和區域協調,建立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加大對農村、老少邊窮等困難地區和城鄉困難群體的轉移支付、公共財政投入、援助幫扶力度,逐步完善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要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圍繞省委、省政府關於民生工作部署的實施,進一步完善民生制度安排,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確保民生改善有制度、機制保障。著力抓好就業工作,努力提高群眾收入水平,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大力發展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切實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紮實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切實做到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三、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必將為發揮好社會協同作用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要利用群團組織社會服務管理優勢,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切實加強群團組織自身創新,完善其組織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職能。要規范社會組織,促進健康有序發展。加快培育經濟類、慈善類、公益類、服務類社會組織,把能夠由社會組織做的事情交給社會組織。制定和完善對社會組織服務管理的法規政策,確保其既發展得好又管理得好。要促進城鄉社區發展,完善服務功能。加強城鄉居民自治組織基礎建設,健全組織、壯大隊伍、改善條件,發揮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作用。理順社區內部治理關系,健全社區自治相關制度,規范決策辦事程序。

  四、加快形成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置相結合的社會管理機制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形成源頭治理、動態管理、應急處置相結合的社會管理機制』,這有利於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突出問題的產生。要加強對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解決好流動人口子女上學、同工同酬、養老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問題,積極穩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逐步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要加強對特殊人群的服務和管理。健全社會關懷幫扶體系,幫助殘疾人、重性精神病人、艾滋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在就業、就學、就醫和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實際困難,鼓勵符合條件的特殊罪犯在社區矯正,減輕服刑壓力,促其早日回歸社會。要加強對社會矛盾的排查化解。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社會矛盾調節機制,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相互銜接的大調解工作體系,健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要加強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認真總結運用全省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的經驗做法,做到及時掌握信息、堅持抓早抓小、注意慎用警力、講究方式方法、善於因勢利導、加強輿論引導、嚴格依法辦事,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要切實加強平安龍江建設。按照黨的十八大報告關於『深化平安建設,完善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的要求,制定實施平安工程,抓緊建設完善四個系統:一是信息綜合系統,從上到下暢通有效;二是技術防范系統,用信息化網絡化手段來維護社會穩定;三是固本強基系統,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實現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覆蓋;四是應急處置反應系統,一旦發生影響穩定的問題能在最快時間妥善處置。通過科學制定和有效實施平安工程,使維護穩定工作基礎打得更牢、措施落得更實、實際效果更好。

  (本文系在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2012年第三次集中學習時的發言)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