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0日訊 近日,記者從市工信委獲悉,10月份,雞西市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96.5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8.5%,增幅列全省第六位,呈現出穩中回昇的良好發展態勢。
“一企一策”政策幫活企業。面對國內外經濟形勢嚴峻的局面,雞西市加大對企業扶持力度,全面落實省“保增長、遏下滑”各項政策措施,充分利用省工信委等十一個部門聯合制定出臺的政策措施,逐條對照政策措施對重點企業進行對標、激勵,最大限度激發企業潛力。同時,深入各重點企業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議”的辦法,幫助解決電力、運輸和生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對煤炭、洗煤、焦炭等停產面較大生產不正常的行業,幫助企業拓展市場、增加訂單,盡快恢復到正常水平。截至10月份,受影響最大的規模以上44戶煤炭開采和洗選企業,已恢復生產42戶。雞西市還利用新糧上市的契機,大力扶持糧食深加工企業,幫助企業擴大庫存,加大深加工量。綠都集團1—10月份累計生產大米31萬噸,同比增加12.5萬噸,完成產值14.4億元,同比增長95.4%。
項目建設活力明顯增強。今年,雞西市著力推進項目建設,落實投資目標責任制,按月跟蹤項目投資完成情況,及時掌握並幫助協調解決投資方面存在的問題。會同有關部門深入施工現場,督促項目單位加快工程施工進度,保證年度投資和形象進度目標的完成。雞西天誠鎂業年產2萬噸鎂合金、賽龍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生產線改造等一批重大項目進展順利。在全市120個工業和信息化重點項目中已開復工110個項目,完成投資52.8億元,同比增長27%。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2.5億元,同比增長55%,超省下達計劃目標10個百分點。在項目推進和實施過程中,我市還加大對上爭取力度。目前,共申報國家、省級項目資金65個,初步落實資金3000餘萬元。
工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今年,雞西市繼續著力打造“煤機之城”、“中國石墨產業之都”,已制定下發《關於建設“煤機之城”的實施意見》和《關於建設“石墨產業之都”的實施意見》,明晰了石墨、煤機兩個產業的發展方向、目標、發展重點和產業布局。在打造“煤機之城”中,今年列入市“雙百工程”的14個煤機產業項目已全部開復工,完成投資3.7億元,投資完成率達53%。到年末,裝備工業預計完成現價總產值14億元,同比增長6.7%。在石墨產業建設上,恆山、麻山兩個石墨園區已完成道路、供水、排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截至10月末,累計投入2.94億元。目前,共有11戶石墨深加工企業入駐園區,完成產值2.59億元。同時,列入省重點推進的11個新材料產業項目今年也完成投資16.3億元。雞西市還加大重點項目招引力度,在2012年中國新材料產業博覽會上,成功招引了一批大項目,簽約額達5.2億元。全年,雞西市石墨新材料產業預計實現產值20億元,同比增長33.3%。
非公經濟發展迅速。企業要發展,政策是保障。今年,雞西市實施了“中小企業成長工程”,籌建了全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建立了政府協調引導、部門聯系扶持、金融機構主動服務、企業誠信發展“四位一體”的聯動機制,有效緩解了企業融資難問題。1-10月份,共為261戶企業發放貸款64.84億元。雞西市還充分利用創業孵化基地孵化、示范、帶動作用,推進創業工作的開展。目前,雞西市省級創業孵化基地已達9處,入駐企業達754戶,預計完成增加值1.19億元,利稅5871萬元。各項扶持政策措施的落實,有力地促進了非公經濟的發展。今年,全市非公經濟預計完成增加值212.4億元,同比增長18%。
縣域經濟發展迅猛。1-10月份,縣域經濟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70.8億元,同比增長17.4%;工業增加值完成70.9億元,同比增長24.8%。預計到年末,全市縣域經濟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3.6億元,同比增長15%;工業增加值預計完成91.5億元,同比增長26.9%。
自主創新能力和節能減排進一步增強。大力推進新產品開發。今年全市重點開發新產品20項,其中,德元電器有限公司高效率節能型三相異步電動機等13個項目已試生產。雞西市還加大工業節能減排推進力度。淘汰了10萬噸落後水泥產能,關閉7戶資源能源浪費的小企業,對年綜合能耗萬噸標煤以上的35戶企業加強了監督管理力度,重點對電廠、冶金企業、焦化等12戶企業加強了污染減排治理,有效推進了污染減排工作的開展。1-10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消費量413萬噸標准煤,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4.28噸標准煤,同比下降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