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1日訊 林甸溫泉的價值和潛力再次得到國家權威機構的認定。今天上午,“中國溫泉之鄉”林甸授牌儀式暨地熱開發、旅游項目推介會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隆重舉行。當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把“中國溫泉之鄉”的牌匾交到市委常委、林甸縣委書記吳海寶手中時,標志林甸國際溫泉名城建設開啟了一個嶄新階段。這也是國土資源部在全國授出的第一塊“中國溫泉之鄉”金字招牌。
國土資源部地質環境司司長關鳳峻宣讀批准文件。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海生、中國礦業聯合會專職副會長劉玉強、中國溫泉旅游協會秘書長張越出席,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展雲庭、市政協主席李福民、省教育學院黨委書記宋志臣、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周亞明、省地質勘查局副局長王遜、副市長楊彥彬、市政協副主席吳河勇等到會祝賀。
“溫泉第一牌”,林甸人倍加珍惜。吳海寶在致辭中表示,站在新起點上,林甸將進一步加強地熱資源勘察分析,完善地熱資源開發利用規劃;進一步強化項目帶動,圍繞溫泉果菜、溫泉旅游、溫泉地產等領域,謀劃高端項目,培育新興產業;進一步確立地熱資源管理、保護機制,規范地熱開采、利用及保護流程,確保地熱資源合理開發、永續利用。林甸將立足發揮“中國溫泉之鄉”品牌優勢,實施溫泉立縣、溫泉建城、溫泉富民,加快建設綠色休閑宜居的國際溫泉名城,打造國內地熱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示范樣板。
“溫泉第一牌”,讓業內權威人士十分看好,紛紛向國內企業界、媒體鼎力推介。張越說,林甸作為新興的溫泉旅游目的地,憑借豐富的冰雪、溫泉、濕地、草原資源以及優美的生態環境,逐步構建了獨特的旅游優勢,深信林甸旅游業的發展,將成為塞外風情游黃金旅游線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王遜則評價說,林甸溫泉具有儲量大、熱源優、埋層淺、有補給、水質好和壓力大六個顯著特點,並建議林甸在集中供熱、溫泉養生基地、溫泉果蔬等方面加大開發力度。中國礦業聯合會地熱專委會秘書長石小林也表示,林甸在建設國際溫泉名城的進程中,一定會給更多的戰略投資者帶來無限商機。
“溫泉第一牌”,更讓北國溫泉、天星溫泉等林甸眾多從事溫泉旅游的知名企業充滿信心。林甸鶴鳴湖濕地溫泉風景區總經理郭春成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鶴鳴湖景區將抓住這次難得機遇,借勢揚名,開發出更好的溫泉旅游產品,讓更多的國內外游客體味到獨具特色的林甸寒地溫泉。
授牌儀式結束後,林甸縣委、縣政府就招商引資政策、環境以及地熱開發進行了重點推介,並對已論證成熟的溫泉國際會議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等總投資33.25億元的15個項目進行推介。林甸縣政府與北京秦龍(國際)集團,林甸文化傳媒公司分別與北京金色世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進行了框架簽約。
據悉,林甸溫泉靜態總儲量達1810億立方米,儲存在900至1500米之間,井口出水溫度在40至60攝氏度,具有一定的補給能力。林甸溫泉含有硅、鍶和鋅等20多種微量元素,具有極高的醫療保健價值,井口壓力在0.4至0.5兆帕,可自行噴湧。“中國溫泉之鄉”是對一個地區溫泉綜合發展程度的最高評價認可,在全國35個被國土資源部命名的地區中,林甸以93.5高分名列前茅。
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對授牌儀式進行了報道。大慶電視臺直播頻道、大慶網、人民網現場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