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3日訊(記者孫曉凡吳雨桐)“雙11”網絡搶購風潮過後,“雙12”的網絡促銷再次來襲。由於此次促銷力度小,加之與“雙11”促銷僅僅間隔一個月,很多冰城消費者都是選擇了閑逛和觀望,並未瘋狂搶購。
無須守通宵 付款不塞車
12日零點,記者登錄淘寶網發現,本次“雙12”的促銷相比“雙11”有著明顯的差別,促銷力度遠不如“雙11”大,很多消費者也不再熬夜瘋搶,而是隨便逛逛比比價格。常年在淘寶上購物的冰城市民李菲說:“本來以為雙12時淘寶也會像雙11那麼火爆,要半個多小時纔能付上款,所以我都做好了通宵的准備,但是沒想到這次付款特別順暢,頁面一點都不卡,和平時買東西的時候一樣,下完單立刻就能付款,我邊和客服溝通邊下單,短短20分鍾的功夫,4個訂單就都付款成功了。和雙11的時候比,真是太順暢了!”
折扣力度小 觀望多於下單
經歷了“雙11”後,再面對“雙12”,冰城市民已變得很理性。過於頻繁的促銷讓消費者感到麻木,很多買家都覺得雙12只是一個噱頭,根本沒有太多的實惠,所以多數買家都選擇了觀望價格,並不急於下單搶購。
“很多商品雖然打著雙12促銷的旗號,但其實價格根本沒變。”被朋友們稱為網購達人的小梅失望地說道。小梅告訴記者:“兩個月前,我在一家店鋪買了條牛仔褲,挺合身的,最近天冷穿的比較多,就想等著雙12的時候可能會有折扣,再買一條大一碼的。但是前幾天點開收藏夾纔發現,賣家居然將原價提高了10塊錢,設置的雙12促銷價和我之前購買的價格是一樣的,所以最後我還是沒買。”
在“雙11”時熬夜網購的吳靜告訴記者,“雙11”的時候自己提前一個月就開始搜羅各種商品,當天下了十多單,買了16樣商品回家,但是買回家後纔發現,很多商品的質量並沒有想象中好,而且很多東西雖然價格便宜很吸引人,但是買回家後根本沒什麼用,只能放在家裡閑置。“這次雙12我和同事都不會再盲目購買了,我們提前一周就把需要的東西放到購物車內,到互相交流經驗,真的能用的到的商品纔會買。”吳靜說。
另外,有很多熱衷網購的買家都反映,“雙11”時,有些真正優惠的產品,由於購買者太多,賣家發貨很慢,快遞爆倉,付完款後很久纔能郵到。買家王鑫說,“我當時買了個帽子,想送同事當生日禮物,可是賣家隔了三天纔發貨,快遞還一直說貨物太多,送不過來,10天左右我纔收到,同事的生日也過完了。這次我可不搶了,不夠麻煩的了。”
按兵不動 備戰聖誕
12日,哈市的很多商場也分別在促銷之中,遠大在店慶,新一百在提前慶聖誕,只有百盛購物廣場以“雙12”為由頭,搞了促銷打折活動。萬達購物廣場工作人員介紹說,淘寶上的“雙12”規模不夠大,離“雙11”還這麼近,估計不足以吸引大量購買者,對我們這些實體商場不會產生太大的衝擊,我們會以此為噱頭,搞促銷活動應對。我們看中的還是聖誕、十一這樣的節日,和店慶、年終慶等,一般在這樣的日子,我們纔會搞規模較大的促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