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報考火爆能否『烤』熱冰城社工未來?
2012-12-16 09:59:49 來源:生活報  作者:周際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2月16日訊 12月3日,一則《哈市首招648名社區專職工作者》的消息面向社會發布。很快,這個普通的基層崗位引起了廣泛關注,吸引了很多人爭相報名。12日,根據哈市民政局初步統計,在為期三天的報名時間裡,共有4642人參與報考,就全市648個社區專職工作崗位而言,平均錄取比例將達到7:1。

哈市社工報名現場

  報名火熱的背後:

  捨職位 棄高薪 他們為何而來?

  12日是專職社工報名的最後一天。早上八點多,在哈市道裡區民政局二樓的招聘社區專職工作者報名現場,人們就排起了長龍。自10日首日報名以來,報名處就一直人滿為患,一樓的保安被臨時調到二樓“支援”,但面對蜂擁而至的人群,還是有點兒招架不住。這位保安大哥,一邊站在門外叫號,一邊用身體護住玻璃門,口中一再提醒著報名者,“大家都別擠了,往後退一退,再擠這門就要碎了。”

  在人群中,報名者的對話也頗有意思,“這都報名第三天了,咋還這麼多人呢?”“這有啥稀奇的,上個月招聘環衛工,聽說也是老多人報名了,不過還好,咱這社工可比掃街輕松多了。”“可環衛工招聘是有正式編的,不像咱們這個不但沒編,而且工資還那麼少”,一旁穿著黃色阿迪羽絨服的女孩,直接插了句:“這麼多人報名,有幾個是奔著這點兒工資來的?1500塊錢,也就夠我買兩雙鞋的!”

  專職社工既沒編制,賺錢又不多,那麼如此火熱的招聘場面,如此之多的報名者究竟是為何而來呢?

  月薪不菲的石娜顯然不是奔著薪水來報考的,1500元的工資,只相當於和客戶的一頓飯錢。2005年,石娜畢業於北大成人教育國際經貿專業,今年31歲的她,目前是哈市某保險公司的財務部門經理,是個標准的企業白領。“別看我現在職位挺高,但是工作壓力也很大,而且以後也沒有什麼保障,歲數再大點兒,可能在企業就混不下去了,說被炒就被炒,一點兒保障都沒有。”

  在石娜眼中,在社區當專職社工,雖然也是合同聘用制的,但事業單位的聘用人員要比企業聘用的穩妥,“我覺得社工總不會因為年紀大了,就輕易被開除吧!”

  同樣抱著“求穩”的心態而來的,還有21歲的王蕾(化名)。王蕾剛大學畢業不久,正在一家旅行社做導游。10日晚上,下班剛到家,手裡就被母親塞了張報紙。“我當時就知道,准是關於考試的事。”其實,王蕾一直對自己的收入挺滿意,“旅游淡季工資兩千多,旺季工資輕松過萬”。但11日一早,在專職社工招考第二天,王蕾還是聽從母親的建議,跟單位請了假來報名,“我媽覺得,當導游不是長久之計,沒幾年就跑不動了,做社工雖然工資少,但工作穩定,這活兒能一直乾到退休。”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無論是主動來報考的,還是被家人逼著報名的,在各種報考理由背後,絕大多數報考者,有著一個相同的原因:社區工作穩定。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報名者中待業人群不多,反而是有工作、甚至是薪水遠超1500元的人爭相應聘。盡管專職社工招聘,沒有事業編制,但很多報名者,仍將這次報考視為一次向事業單位的“靠攏”。

  “求穩”背後的懮慮:

  薪水低 工作苦 他們能橕多久?

  與一大群打扮另類的年輕後輩們站在一起,賈培衡(化名)顯然有點兒格格不入,她的另類似乎只體現在年齡上:39歲。賈培衡是哈市斯大林辦事處某社區的勞保協理員,她的工作屬於社區公益性崗位,每月工資僅有860多元。這次招聘專職社工,如果通過筆試、面試的話,在試用期內每月的工資是1200元,試用期滿合格後每月1500元,還給繳納養老、醫療、失業等五險,賈培衡現在只有三險,考上就能多兩險。這對賈培衡來說,“考上了,工資就能翻倍,而且還多了一份保障。”

  像賈培衡這樣,在社區裡領著微薄薪水的社工大有人在。哈市某社區的社保員蔣平(化名),這次是為了能“加薪四百元”纔來報名的,蔣平現在每月的工資剛過千,她坦誠地說:“其實就算賺到1500元工資也不高,根本就不夠花”。

  社區工作不僅薪水低,而且工作也沒常人想象那麼清閑。蔣平除了要負責片區的社保工作,同時還負責處理很多瑣碎的事務,甚至連清理小廣告、冬天清雪的活也都有份兒。“都以為社區工作清閑,其實一點兒都不是,要不是因為沒找到更好的工作,我早就走了。”讓蔣平頗為不解的是,她原本以為這次招聘只會有一些在職社工來報考,沒想到居然還有那麼多“外行人”爭相報名。“我最初也是因為工作不好找,覺得社區工作穩定纔來的,可是現在乾了兩年,就已經徹底乾夠了,真不知道這些報名的人,考上以後能橕多久?”

  其實,早在2009年,哈市南崗區就曾面向全市招聘了182名大學生,作為政府僱員和社區工作者充實到街道社區。可是,這批被寄予厚望,被視作改變未來社區人纔格局的“優秀隊伍”,不到一年,就有不少人選擇離隊。除了“薪水低,工作苦”這兩個最常見的原因之外,“沒發展”也是理由之一。很多人覺得,當前社工的晉昇發展機制容易受到“天花板”效應影響,乾幾年就“到頂”了,很難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學歷與經驗的反差:

  學歷高 經驗零 他們能否勝任?

  根據報考要求,本次專職社工招聘,所有的報考人員學歷必須大專以上,除了報考公益性崗位之外,其他報考人員年齡須在40周歲以下,和以往招聘社工,以“4050”人員和下崗職工為主的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社工隊伍正朝著年輕化、高學歷的方向發展。

  今年29歲的小邱,是英國某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的研究生。在報名現場,她在填完申請表格後,差點兒引起圍觀。“快看,她是海歸碩士!”雖然,此前哈爾濱已經有碩士應聘環衛工做“鋪墊”,但“海龜”碩士報考社工,還是讓道裡區民政局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科科長劉芳有些意外。劉芳告訴記者,在眾多報名的考生中,盡管也有一些研究生,但像小邱這樣既有留學背景又有碩士學歷的,並不多見。

  如此高的學歷來應聘社工,是否有點兒大材小用?小邱告訴記者,其實,她在英國留學期間,就接觸到了當地一些高學歷的社工,“在英國,學歷高的社工其實並不稀奇,我反而擔心自己沒有相關的從業經驗,不知道能不能勝任這個工作。”

  小邱的擔心其實不無道理。在采訪中,一位社區主任跟記者說,“現在人好招,但不好用,缺的不是人手,而是人纔。”而人纔,雖然和學歷有一定關聯,但卻不是絕對的。“與一些年紀大的社工相比,年輕人雖然學歷更高,但他們社會閱歷和工作經驗不足,而且不太懂得人情世故,在處理一些瑣碎的社區事務時,比如碰到情緒激動的、無理取鬧的社區居民時,往往會不知所措。他們究竟能否做好社工工作,還需要時間和實力來證明”。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