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8日訊 “爸,你怎麼了,你看看我,我是曉亮啊,我回來了,爸!”病房內,匆忙趕來的兒子曉亮跪在父親的輪椅前,嘴角不停地抽動著,早已淚流滿面。可任憑他怎樣呼喚,面前中風的父親就是沒有半點回應,父親手裡攥著一本工作手冊,就那樣呆呆地望著兒子。眼含淚水的曉亮起身從父親的手中小心翼翼地抽出了那本“神秘”的工作手冊,頓時,一張張自己小時候與父親的合影呈現在他的眼前,他一張張地翻看著,體會著每一張照片後面那份濃濃的父愛,而就在最後一張照片的後面,赫然出現了這樣幾行歪歪扭扭的字:“我發現曉亮的時候,他還是個孤兒……”

《父子》拍攝現場
這是微電影《父子》中的一組特寫鏡頭,這部由東北網微電影工作室拍攝的影片於今年父親節前夕完成,影片以其聚焦小家庭、小故事、小溫情,一如既往的感同身受的風格再度喚醒大眾尤其是“80後”的集體回憶。
《父子》喚醒“後”親情的回憶
影片《父子》結尾處那句“無論愛與不愛,下輩子不會再見”打動了許許多多漂泊在異鄉游子的心。許多網友表示,影片做到讓人哭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劇情加上音樂煽情就行。但是,讓人感動不容易,而這部影片卻做到了。

《父子》劇照
一直以來,東北網微電影工作室就想拍攝一部以反映當代年輕人感恩、反哺為題材的親情劇,《父子》就是在這樣的想法下孕育而生的,它主要講述的是一個生活條件艱苦的單身漢辛苦撫養撿來的兒子,兒子長大後卻嫌父親對自己的學習過於苛求,並且對家庭條件不滿而離家出走,等到在社會打磨明理後想要回家孝順父親時纔發現父親已經病入膏肓,心中充滿無限悔恨又無法挽回的故事。
這雖然是發生在電影裡的故事,但片中父親對孩子默默地付出,孩子對父親無法理解,卻又在無數的家庭中真實上演,讓許多孩子成長後感到追悔莫及……每個人和父親之間都有很多故事,所以東北網微電影工作室的主創人員希望通過微電影的形式喚起大家將記憶中那些塵封的親情碎片拼接起來,希望大家看完之後都可以給父母打個電話,表達一下心中對於他們的愛。該劇陳曉亮的扮演者表示,自己之前總因為小事情跟父母發脾氣,偶爾還耍小性子,通過塑造這個角色,他纔真正領會到父母的艱辛。

工作室在室外拍攝微電影
感動的背後是異常的艱辛
近日,在國家廣電總局主辦的“2012年度國家廣電總局電視節目技術質量獎——金帆獎評會”上,東北網微電影工作室與黑龍江電視臺合拍的介紹民國社會風貌的“百年風尚”片頭獲得“金帆獎”一等獎。有份量的微電影經常由專業電影制作團隊重金打造,導演及演員隊伍不亞於傳統電影。雖然東北網微電影工作室目前不具備一流團隊的實力,但是制作的幾部輕松搞笑的短劇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比如《相親那點事兒——車房女對決處女男》,雖然片子很短並且場景單一,但是因為情節設計跌宕起伏,笑料包袱很多,讓網友直呼越看越逗,是一部典型的精良輕喜劇。
東北網微電影工作室從去年年末組建以來,七八位年輕人憑著對微電影的熱愛,一起出主意、策劃腳本、選取鏡頭,用一幅幅剪輯出來的精美畫面一步步前行。“我們發現,有紀念意義的節日來臨時,相應題材的微電影受到的關注是平常的幾十倍。為此,我們抓住每一個節日題材,推出‘主題’微電影。”東北網微電影工作室負責人龔卿說,為此他們在別人休息時還要辛勤地工作,例如《80後回家過年》就是在春節假期裡,他們利用休息的幾天拍攝出讓眾多網友感動的微電影。
因為沒有固定的拍攝場地,所以拍攝時需要隨時根據劇本更換地點,也會有很多之前未考慮到的困難。在年初拍攝《選擇性愛情》時,三九寒天為了滑動搖臂扣緊固定架,拍攝人員需要脫去厚重的棉衣僅穿著單薄的便裝,在凜冽的寒風中從早六點一直拍攝到晚七點,往往在拍攝結束後,冷風吹過時纔意識到自己近乎凍僵的身體。攝像師王明菲笑稱,熱姜湯和感冒藥是他們冬日裡的“飲料”和“零食”。

工作室在室外拍攝微電影
俗話說“臺上一分鍾,臺下十年功”,許多人不了解影片的制作流程和細節。一部幾分鍾的短片,看起來很簡單,卻需要剪輯人員坐在電腦前一遍一遍地挑選上千分鍾的視頻素材,連續剪輯幾天纔能完成。而制作一個幾秒鍾的特效,也需要幾天甚至更多時間。
“輕松”過後讓人有所感悟
由於現在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已經沒有太多時間看整部電影、電視劇了。微電影片長很短,但電影結構及故事情節卻與傳統電影一樣完整,不僅符合現代社會快節奏生活方式下的網絡觀看習慣和移動終端特點,也可以滿足注意力稀缺時代消費者自主參與感和注意力回報率的需求。
東北網微電影工作室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的,雖然成立不到一年,卻已經擁有自己獨立的編劇、導演、攝像等專業制作人員,目前更是已制作播出《盲愛》、《父子》、《80後回鄉陪爸媽過年》、《選擇性愛情》、《相親那點事——車房女對決處女男》等23部原創作品。為了推動我省微電影事業的發展,東北網微電影工作室還積極與省內的青果工作室、東北農業大學微電影工作室等民間和高校微電影團體合作,挖掘和推出了一批有表演天賦的“80後”新秀和作品。
“以‘80、90後’為主體的年輕網民,對於微電影這類新媒體有著極強的關注力。”東北數字出版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東君表示,在微電影中,愛情、事業和理想都是容易引起普通人強烈共鳴的題材,加之有人認為微電影是草根的藝術,所以那些在現實生活中面臨工作、生活、情感等多方面困擾的草根常常在微電影的世界中得到些許撫慰和解脫。例如東北網第一部微電影《80後回家過年》,它以東北網員工為原型,表現了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對過年回家的渴望以及對家庭的珍惜,暗示了社會壓力下一些年輕人不得不背井離鄉的痛楚,獲得了網友們的一致好評。
張東君說,微電影是在微時長內打動人心,讓人經久難忘,它不但要有緊湊、“勾人”的劇情,更要有特技、音響、剪輯等方面的精良制作。在情節上,微電影經常采用誇張、反諷甚至惡搞的表達手法,創造輕松、幽默的觀賞氛圍,讓觀眾在忍俊不禁中受到啟發、得到教育,觀賞微電影已經逐漸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美好的“輕松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