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12月19日訊 (張強 洪家興 記者 李博) 記者從19日綏化市舉行的全市第二輪產業項目招商與准備之冬首批簽約項目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自11月1日當地第二輪產業項目招商與准備之冬啟動以來,已簽約投資3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430個,其中投資超億元335個,超5億元的28個,超10億元的48個,簽約合同總金額1497.2億元。
新聞發布會現場。東北網記者 李博 攝
作為傳統農區,工業經濟、城市經濟和經濟實力薄弱是綏化的基本市情,為了迎頭趕上,綏化市2011年開始把工業經濟作為立市戰略,提出並實施了產業園區經濟、異地經濟、都市圈經濟、鄉鎮村經濟、城市型城市群經濟等重要的經濟戰略思路,歷經兩年的強力推進,工業經濟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
記者從當地工信委了解到,今年以來,當地工業經濟始終高速運行,其中工業增加值增幅始終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列全省第一位。全市工業經濟實現總量和效益同步增長,創造了歷史最好水平。
根據當地制定的建設全省一流的工業經濟和產業園區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綏化市去年開展了為期五個月的第一輪“項目招商與准備之冬”活動,為當地工業經濟的大發展、快發展做好了充足的項目儲備。
今年以來,綏化市大力實施產業項目招商昇級創新戰略,著力推動招商引資上項目由過去的零打碎敲轉向重點對接大企業、大集團、全國500強甚至世界500強、由過去的對接實體企業轉向重點對接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由傳統產業招商轉向重點對接新興材料、新興產業、由全方位、全地域對接轉向重點對接發達地區開發區、產業園區、專園專區、由單體招商、自主招商轉向重點對接行業商會和專業招商,致力實現招商質效昇級創新。
為迅速掀起新一輪招商引資熱潮,更大規模、更寬領域、更高層次、更好效益地推進產業項目建設,綏化於11月初在全市范圍內啟動了第二輪“產業項目招商與准備之冬”活動。此間,把產業項目招商確定為“一號工程”來抓,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重點為2013年項目開工建設儲備更多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產業鏈條長、市場競爭力大、綜合效益好的新項目、大項目、好項目,力推當地傳統產業優化昇級、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優勢產業做大做強。
綏化市委書記朱清文在新聞發布會上作主旨發言。東北網記者 李博 攝
據了解,此次活動中,綏化重點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及大企業總部基地、研發基地實現深度對接,使當地資源產業優勢與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智力技術優勢實現緊密結合,力爭使綏化成為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利技術試驗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人纔使用培養基地,促進產學研聯合一體化發展。同時,吸引國內外企業到綏化設立總部、研發基地或運營結算中心,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和建立企業研發基地,更多地擁有自主核心技術,更快地提昇產業項目層次質量。截止目前,綏化已與187家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聯系,簽約合作項目91個。同時,當地還129個企業總部基地、研發基地建立了合作關系,正式簽約項目51個。
綏化還將推動“聯大靠強”戰略昇級,面向國內外知名大企業大集團、跨國企業集團、國際國內500強企業集團以及央企進行定向定位招商,對接合作項目。截止目前,已與183家大企業大財團乃至500強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簽約項目79個。
此輪招商攻勢,綏化將主動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推進整區群體招商,做發達地區的產業園區外溢項目的承載基地、配套項目的吃配基地、研發項目的試驗基地。目前,已與117個發達地區專業園區建立合作關系,簽約合作項目57個。
綏化還將組織完善以招商代理人、招商經紀人、招商中介人、招商大使、招商顧問等為重點的專業招商隊伍,逐步向職業招商團隊發展,提高招商引資的集約度和成效性。活動開展以來,已組建專業招商隊伍418支,人數超過3000。
新興戰略產業是綏化此輪招商攻勢的重點進軍領域。當地已要求各地各部門認真研究農產品深加工、生物工程及生物技術應用、科技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精細化工和精細制造、軟件研發以及創意產業等高端新興戰略產業領域的發展規律、走向和趨勢,有針對性地聯系、對接、引進、合作,提高自主研發、專利技術應用和企業引進、產業培育能力,以期在新興戰略產業領域達成實體項目合作。目前,已引進新興戰略性產業項目205個,合同金額近700億元。
提高簽約項目規模和質量,是此次活動的終極目的,綏化將經濟發達、資本雄厚、產業擴張能力強勁、資金流活躍的“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和京津唐等地區作為招商重點區域,著力在引進戰略投資者上下功夫,努力做到成功引進一個項目、建立一個產業龍頭、拉動一個產業發展。
此次活動中,綏化還選擇42位綏化籍在外埠的成功人士聘用為市政府的經濟顧問,定期向其通報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招商引資政策,以期更好地聚集賢能、博采眾智,進一步發揮海內外人纔優勢,全面提昇當地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