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中共鶴崗市委關於創建生態文明城市的決定
2012-12-20 11:10:01 來源:鶴崗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關於“建設生態文明”的新要求和省實施“十大工程”的戰略部署,現就鶴崗市創建生態文明城市作出如下決定。

  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創建生態文明城市

  1.創建生態文明城市的重大戰略意義。創生態文明城,建美麗新鶴崗,是順應發展潮流、基於鶴崗市情、增進人民福祉作出的科學決策,是貫徹十八大精神和省委部署的重要舉措,是發揮鶴崗生態、文化優勢的實際需要,是建設區域中心較大城市的必然要求,是塑造開放發展新形象的有效途徑,是人民群眾的迫切願望。

  2.創建生態文明城市的總體要求。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建設“美麗中國”和“大美龍江”的戰略部署,立足市情,發揮優勢,完善功能,張揚魅力,全力鋪展綠色、現代、富裕、和諧、美麗五條主線,創生態文明城,建美麗新鶴崗,通過5至8年的努力,把鶴崗建設成為區域中心較大城市、北國邊陲的璀璨明珠、百萬人民的幸福家園。

  3.創建生態文明城市的基本原則。以人為本,綠色理念,發展支橕,現代品位,貴在和諧,遵循美麗。

  4.創建生態文明城市的奮斗目標。到2016年,各個傳統產業得到有效改造和提昇,綠色經濟、低碳產業粗具規模;城市基礎設施得到全面改善和完備,“新城新區”建設粗具規模,一水居中、老城新區同步繁榮的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生態城市各項建設指標達到國家標准,基本建成生態環境優美、生態經濟發達、生態家園舒適、生態文化繁榮的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城市和區域中心較大城市。到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實現產業全面轉型,綠色低碳經濟成為主導;生態文明城市格局全面架構,市民人居環境極大改善;生態文化廣泛弘揚,低碳生活成為社會風尚,鶴崗成為充滿美麗韻味的國家生態文明城市。

  二、突出重點,全面完成生態文明城市創建的各項任務

  5.高舉綠色發展大旗,實現經濟綠色轉型。要以綠色尺度指導發展,以低碳標准改造傳統產業,以綠色優勢培植新興產業。

  6.保護自然生態系統,把綠水青山留給子孫後代。要突出“五保”,即保林、保水、保土、保草、保生物多樣性。加快“三建”,即建設好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區、開發試驗區。加強“四治”,即治理礦山、治理土地、治理污染、治理煙塵。

  7.充分展示水的魅力,建設充滿動感和韻律的北國水都。要建好水工程,打造水景觀,發展水經濟,改善水民生。

  8.構建完備的城市設施網絡,為百萬人民搭建幸福和諧生活的載體。要改造提昇老城基礎設施,高標准建設新區,完善城市商服網絡,興建一批地標性建築。

  9.推動城市形象昇級,使鶴崗整潔清新、富有朝氣、充滿生機。要建設潔淨秩序、空氣清新、流光溢彩、花香四溢、綠陰掩映、科學管理之城。

  10.凸顯以人為本的創建理念,促進人與城市共同成長。要弘揚生態文化,倡導低碳生活,培養文明市民。

  三、創新機制,為創建生態文明城市提供有力保障

  11.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成立生態文明城市創建領導小組,實行統一指揮、統一組織,分頭實施、分步實施。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也要組建專門機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全力抓,專門機構具體抓,形成市區(縣)分級管理、部門相互配合、上下良性互動的推進機制。

  12.抓緊編制完善規劃。要聘請著名專家、國家有關部委的同志加強指導,加快編制《生態文明城市創建規劃》。規劃起點要高,體系要完備,任務要具體,指標要明晰,措施要過硬。要建立規劃執行的監督管理機制,完善相應的統計、監測、考核辦法,推動生態文明城市創建走上規范化、長效化、科學化軌道。

  13.發揮區域單元的共建作用。在建立區域、流域生態保護協調機制、水土保護和大氣治理聯動機制、區域性重大項目責任共擔機制、財力投入合作機制等方面進行突破。

  14.營造強大的輿論氛圍。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展開強大的宣傳攻勢,開展生態行動志願服務,倡導科學的生態消費方式,讓生態文明城市創建的決策全社會都知道,全體市民都參與。

  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乾部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同心同德,求真務實,埋頭苦乾,為創建生態文明城市而努力奮斗!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