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1日訊 國家統計局齊齊哈爾調查隊經過調查顯示,2002年黨的十六大召開以來,齊齊哈爾市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市城鎮居民收入穩步提高,消費支出全面增長,整體生活質量顯著改善,小康社會進程進一步推進。
城鎮居民收入速增 收入結構優化
十六大以來,齊齊哈爾市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實落實各項增收措施,有效保障了城鎮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2011年,齊齊哈爾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199.8元,比2002年增長1.88倍,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2倍,年均實際增長9.3%。
從居民收入構成上看,四項收入呈現全面增長態勢,收入結構向多元化轉變。工資性收入穩步增長。十六大以來,齊齊哈爾市進一步規范了工資分配制度,企業職工工資、福利和獎金進一步提高;機關事業單位繼續規范津貼制度,上調津貼標准;加上最低工資標准的不斷提高,有效保障了居民收入的平穩增長。2011年,齊齊哈爾市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8506.05元,比2002年增長1.38倍,年均增長10.1%。轉移性收入快速增長。市委、市政府采取多項措施惠及民生,不斷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連續多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不斷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帶動了城鎮居民轉移性收入的快速增長。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轉移性收入達到6578.64元,比2002年增長2.96倍,年均增長16.5%。經營淨收入持續增長。齊齊哈爾市不斷加大對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的政策扶持力度,通過出臺和落實各項優惠扶持政策鼓勵支持下崗、失業人員及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保證了個體和私營經濟的穩定發展,經濟效益明顯提高,經營淨收入持續增長。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經營淨收入為935.1元,比2002年增長2.36倍,年均增長14.4%。財產性收入高速增長。城鎮居民投資理財意識不斷增強,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存款利率上調以及房地產市場熱度不減等因素帶動了居民財產性收入的高速增長。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財產性收入為94.2元,比2002年增長5.83倍,年均增長23.8%。
城鎮居民消費增長 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十六大以來,伴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鎮居民消費全面昇級,各類消費支出均呈增長態勢。不管是家用汽車、手機,還是彩電、冰箱和空調,這些居民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快速增加,產品類型朝著價值鏈上端移動,更多的居民願意將錢花在服務上,基礎型消費比重逐漸下降,發展和享受型消費比重逐漸提高。2011年,我市城鎮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性支出為11372.08元,比2002年增長1.93倍。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6倍,年均實際增長9.5%。
食品支出大幅上漲,飲食結構進一步改善。十六大以來,城鎮居民食品消費結構發生明顯變化,食品消費在吃飽、吃好的基礎上更加注重質量、健康和營養,在外飲食消費逐漸被居民家庭廣泛接受。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食品支出4319.58元,比2002年增長1.9倍,年均增長12.6%。
伴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鎮居民在穿著上的追求也日益提高,人們衣著消費快速增長,穿著打扮更加時尚。時尚化、品牌化、個性化已成為城鎮居民衣著消費的發展趨勢。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衣著支出1309.78元,比2002年增長1.75倍,年均增長11.9%。
交通和通信類消費增速迅猛,出行和通信更加便捷。截至2011年底,每百戶居民家庭擁有家用汽車4.85輛;每百戶居民家庭擁有移動電話175.45部,比2002年增長3.5倍。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交通和通信支出1266.97元,比2002年增長3倍,年均增長16.6%,年均增速居八項消費之首。
教育文化娛樂類消費持續增長,家庭設備用品更新較快。十六大以來,城鎮居民生活質量顯著改善,消費結構由生存型向發展型、享受型轉變,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液晶電視、多功能節能冰箱、變頻環保空調、家用電腦等迅速進入尋常百姓家庭,耐用消費品不斷更新換代,教育文化娛樂類消費持續增長,旅游和教育成為新的消費熱點。2011年城鎮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1022.09元,比2002年增長1.42倍,年均增長10.3%。
居住類消費增長較快,居住環境顯著改善。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齊齊哈爾市房地產市場的迅速發展,居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城鎮居民的居住面積、居住條件和住宅配套設施均得到了很大改善,居住支出迅速增長。2011年我市城鎮居民人均現住房建築面積為24.33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6.42平方米。
醫療保健支出穩步增長,居民保健意識不斷增強。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城鎮居民保健意識逐步增強,醫療需求水平不斷提高,醫療保健支出迅速增長。2011年齊齊哈爾市城鎮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1181.61元,比2002年增長1.87倍,年均增長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