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21日訊 『大冬天在屋裡能穿單衣單褲,這在過去連想都不敢想。』提起今年的供暖,77歲的佳木斯市前進區杏林社區居民張永蘭的臉上寫滿了幸福。
近年來,佳木斯市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群眾『最期盼』的事上想辦法、『最迫切』的事上下功夫,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實際問題。一個個民生『大禮包』正逐漸變成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使廣大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昇。
今年初,佳木斯市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承諾,要為城鄉群眾辦好『30件民生實事』,內容涉及與百姓密切相關的住房、供暖、就業、醫療、教育、菜籃子等多個方面。在加大民生項目財政投入和推進力度的同時,將民生實事納入市政府重點督辦項目,定期通報。
截至目前,30件實事件件落實。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供暖問題,市委市政府下決心對影響供暖的熱源、熱網運行等問題進行全面改造。新建3臺熱水鍋爐,解決了個別沒有熱網覆蓋區域的供熱問題。為提高補水能力,新建3處補水井,完成12處換熱站加裝獨立補水裝置,對9處供熱半徑較大的換熱站進行了拆分,改造主乾及二次供熱管網共計22公裡。對324處區片管網老舊和設計不合理問題進行全面整改,使全市管網輸熱能力大幅提高。同時,加快推進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工程。截至目前,共改造237棟樓房,使1.54萬戶居民受益。
從11月11日開始,佳木斯大雪、暴雪不斷,不到20天,降雪量就達400多萬立方米,超過了去年的總和。『今年咱佳木斯的清雪工作太給力了,晚上還滿地雪呢,天不亮就都清走了。』出租車司機劉永江告訴記者:『現在的清雪速度是以前無法想象的。』
據了解,兩年來,該市投入資金3600多萬元,購置清雪車73臺,清雪設備93套,除雪的機械化水平達到80%。目前,僅清雪滾刷車市區就有59臺,以3臺滾刷車輛為一個作業組,可以同時在19條街道上開展清雪作業,清雪速度比往年提高了一倍。清雪經費按照清雪面積進行核撥,今年的經費是1200萬元,比去年增加了200萬元。清雪能力達到小雪24小時內清運完畢,中雪12小時內打通道路,大雪24小時打通道路,5天內清運完畢。
隨著蔬菜基地的增多和交易流通平臺的搭建,佳木斯市民的『菜籃子』日益豐富起來。今年,該市在改造原有的四個蔬菜園區、六個基地的同時,又新建四個蔬菜園區及三個優勢特色產品生產基地。全市蔬菜種植面積67.9萬畝,同比增長16.9%。溫室面積5527畝,大棚面積1.88萬畝,有效地保證了『菜籃子』供給。同時,總投資7億元,佔地28萬平方米的佳天國際農副產品物流交易中心拔地而起,使老百姓的『菜籃子』不再有冬夏之分。
據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完成棚戶區改造面積63萬平方米,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完成泥草房改造1.7萬戶,超計劃3000戶。新增天然氣用戶1.23萬戶,天然氣普及率由上年的47%提高到55%。城鎮養老保險新增參保1.03萬人,完成年計劃的103.6%。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新增參保14.4萬人,完成年計劃的281%。
全市實現城鎮新增就業8.3萬人。新培育創業小老板5200人,創業帶動就業2.2萬人。開展創業培訓1.3萬人,再就業培訓3.9萬人,勞務輸出8.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16%。轉移農村勞動力34.8萬人,實現勞務收入28.9億元。開展陽光工程培訓1.2萬人。全市農民共創辦企業798個,參與創業人數達到4835人,拉動就業2.41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