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21日訊 經過一年半的建設,我省首家殘疾人無障礙浴池——哈爾濱市香坊區殘疾人聯合會“陽光愛心沐浴園”於9月14日建成。對哈爾濱數十萬殘疾人來說,能夠在人工和專業器具的輔助下克服身體殘疾帶來的洗浴不便,擁有專屬洗浴空間無疑值得拍手稱快。但日前,記者再次前往“陽光愛心沐浴園”探訪發現,這裡的營業情況卻比想象中冷清不少。

定制的殘疾人自動按摩浴盆。
現狀:叫好不叫座
設施便利服務貼心
在愛心沐浴園,記者跟隨一位前來洗澡的殘疾人體驗了愛心沐浴園全程“步步精心”的“無障礙”設施和服務。
為了方便重度殘疾人陪護家屬停車,香坊區殘聯說服了周邊居民將門前空地平整、修繕後開闢了一個小停車場。殘疾人下車後可立刻使用浴池免費提供的輪椅,經由無障礙坡道進入一樓大廳領取浴櫃鑰匙。隨後,無障礙電梯可把來洗浴的殘疾人直接帶達2樓浴區。記者發現,除了扶手和低處的橫向樓層按鈕,無障礙電梯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所有的按鈕上都刻有盲文。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種電梯他們僅在香坊區某大型商場的一部電梯上見到過。
進入浴區,設施更加“先進”。防滑地磚、高低扶手,更衣櫃同樣帶有盲文標識。每個浴位都配有防滑座椅,還有無障礙洗手盆、無障礙桑拿房和無障礙洗手間。浴區內最顯眼的要數幾個白色的大浴缸,浴缸的側面有一個活動門,重度殘疾人可以從輪椅上直接進入浴缸內。愛心沐浴園的負責人康金龍科長告訴記者,這樣的殘疾人專用按摩浴缸全國僅有兩個廠家能夠生產。
初次來這裡洗浴的殘疾人小崔認為,除了設施的便利,他來這裡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在”。“這裡的工作人員是殘疾人,來洗澡的也都是殘疾人,再也不怕別人盯著自己看了。”原來,浴池的四位工作人員全部是香坊區通過公益性崗位社會招聘招來的殘疾人,他們會在浴區內幫助殘疾人更衣和洗浴。
至今僅接待50餘人
設施如此完備,但無障礙浴池的使用情況卻沒有想象中火爆。記者采訪時,僅有兩位殘疾人前來洗浴。從10月27日試營業至今,浴池總共只接待了50多位殘疾人來這裡洗浴。康科長表示,冬季天氣太冷殘疾人出行不便是人少的最主要原因。“為了讓殘疾人享受到無障礙浴池的便利也是為了鼓勵殘疾人來體驗無障礙浴池,我們開業前給香坊區20個社區辦事處發放了400張免費浴票,並配套發放400張陪護浴票。下雪前我們一共接待了40多位殘疾人,但是隨著最近的幾場大雪和持續降溫,殘疾人出行愈發困難,來洗澡的人也就逐漸減少了。”
據統計,香坊區約有54000名殘疾人,其中持有殘疾證的有16000多人。根據男女殘疾人人口比例,無障礙浴池男浴區面積80平方米,共有14個浴位,女浴區50平方米,共有8個浴位。康科長介紹,目前浴池接待過最長的洗浴時間長達4個小時,且多有陪護家屬一同進入浴區。考慮到浴池的接待能力,目前浴池僅接待香坊區的殘疾人,尚未對全市開放,這也是人少的原因之一。康科長表示,如果條件成熟,浴池有望在明年3月份正式營業後面向全市殘疾人開放。
呼吁:盼多方支持
助殘事業獨步難行
從無障礙浴池建設、裝修到運營,總投入已達到650萬元。接近兩個月的運營情況更讓這裡的工作人員有些懮心。
目前來洗澡的大都是拿著浴票來免費體驗的殘疾人,也就是說近兩個月的時間浴池只有投入沒有產出,上個月僅浴池的水費就高達4000多元。“殘疾人無障礙浴池應該屬於公益事業,水電費應該按民用價格收取,但盡管我們多次協商,目前負責這一區域的水電部門卻仍在按商用標准收取我們的水電費。我們的工作人員都在盡量節省,幾乎所有的水電維護工作都在自己承擔,但浴池營業就要從早上8點半開始燒水,直到晚上4點營業結束,開一天就要投入一天,來洗澡的人越多,投入也越多,如果沒有相應的保障機制,光靠殘聯單方面投入恐怕難以維持長久。”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這樣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此前香坊區殘聯准備報給物價部門審批的擬定收費標准是持有特困證和低保證的殘疾人免費,陪護人員收費5元,僅有殘疾證的殘疾人收費7元,陪護人員收費10元。但這個價格的核算依據是水電費均按民用標准收取,依目前的情況尚無法執行。“對很多家庭困難的殘疾人來說,他們每月的補助纔幾百元,即使洗澡免費,來回幾元錢的車費都是額外的負擔。我們想盡量減輕他們的負擔,就需要全社會支持和幫助。”
康金龍告訴記者,目前殘聯的經費來源除了政府撥款就是社會繳納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但是目前社會不少企業都在使用注冊地址與實際地址不一致、虛報員工人數等種種方式漏交或少交殘保金。康科長呼吁所有企業都能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認真履行社會義務,以支持和保證我省助殘事業持續、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