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1日訊 作為哈市唯一的國家慢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南崗區近日公布了一份最新的社區慢性病診斷報告。目前這份報告結果已匯總至國家相關部門,成為代表哈爾濱市居民社區慢病情況調查的權威結論。
這份報告對抽樣居民從吸煙、飲酒情況、個人飲食情況、生活方式及習慣、疾病與家族史、生命質量狀況等八個項目進行調查,結果表明,慢性病在居民死因的全部病例中佔了近80%。針對這份報告,專家發出特別提示:吸煙、過度飲酒、不健康飲食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雖已是“老生常談”,但正因為其過於常見,導致人們的過於忽視,最終使其成為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幾大“元凶”。
吸煙致女性患病率倍增
調查顯示,去年南崗區居民的吸煙率為28.75%,其中男性為50.06%,女性為5.15%。被動吸煙率達到63.5%。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吸煙率已高出全國平均值(2.5%)的兩倍。同時,吸煙低齡化問題也日趨突出,在調查的人群中,最小的吸煙者只有9歲。
南崗區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徐子茗分析,在被調查的女性吸煙者中,年輕時尚、高學歷女性是城市女性吸煙的主要人群。女性吸煙受到的危害比男性更大,吸煙婦女比不吸煙婦女患乳腺癌的危險性高40%,患宮頸癌的危險性高14倍,患卵巢癌的危險性高28倍;同時,吸煙婦女易患女性不育癥,不孕率為10—30%。此外,若丈夫每日吸煙1—19支,女性患肺癌的相對危險將提高1.61倍。“千萬不要忽視小量的吸煙習慣”,徐子茗特別提醒,每日吸煙率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的,所以要特別強調年輕人、女性的戒煙習慣。
喝酒日飲3瓶以上啤酒即為有害飲酒
在調查中,工作人員還得出這樣一組數據,被調查者中飲酒率為56.50%,其中男性飲酒率為90.24%,女性飲酒率為38.99%。其中,35歲至45歲的男性成為飲酒量最大、飲酒頻率最高的人群。
“在這部分人群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危險和有害飲酒者”,南崗區疾控中心慢病科於波科長說。據了解,危險飲酒和有害飲酒是指尚未形成酒精依賴但已處於其邊緣的飲酒者。一般來說,男性每日飲高度白酒(42度以上)2兩至3兩、啤酒(580ML)2.5瓶到3瓶即可視為危險飲酒;每天喝3兩以上或啤酒3瓶以上即是有害飲酒。女性每天飲高度白酒2兩以上或啤酒2.5瓶以上即視為有害飲酒。危險和有害飲酒者發生各種損害的幾率要遠遠高於正常人。
據介紹,酒精性肝病或肝髒發炎、肝硬化等發病都與飲酒密切相關,長期飲酒會增加心髒病、高血壓和某些中風的患病幾率。於波說,飲酒量大的中年男性,尤其要警惕這個“邊緣”,一旦形成危險和有害飲酒,就要馬上進行限酒,必要時可求助於專業醫生,以免形成酒精依賴。
睡眠失眠一月就該注意了
精神疾病的發病初期往往被人忽視,在這個調查報告中顯示,在精神和情緒方面,有8%的人表現出不良癥狀。
於波說,精神疾病的早期癥狀通常被人們理解為心情不好、太累所導致的,其實這些癥狀都隱藏於一些“常見狀態”而易被忽視。比如感情冷漠、性格突變、喜獨處、疑心重、失眠、健忘,這六個癥狀都可視為精神疾病的危險信號。她建議,一旦出現連續一個月的失眠、超過兩周以上覺得做什麼事情都沒有意思,或在兩周內有過輕生想法等反常癥狀,就應及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慢病佔死亡病例八成
在這份報告中,循環系統(以心腦血管病為主)、腫瘤、呼吸系統、損傷和中毒、消化系統、內分泌營養和代謝、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等位居去年南崗區居民死亡病因前七位。在全部死亡病例中,80%以上病患是因慢性病死亡的。
據南崗區疾控中心副主任何慧介紹,從此次調查結果看,慢病已成為影響南崗區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記者從省腫瘤研究所了解到,目前我省居民的腫瘤發病率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發病重災區集中在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其中肺癌、結腸癌、直腸癌、乳腺癌發病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專家分析,這與北方地區氣候特點密切相關。哈市冬季采暖期長,室內外煙塵大、吸煙和吸二手煙率高,同時居民食用油、食鹽和肉等攝入量過多,而蔬菜、水果攝入不足,都成為上述腫瘤疾病高發的主要原因。哈醫大四院神經內科方力群教授說,上述不良生活方式,也大大增加了冰城市民高血壓、血脂異常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
專家建議
抽煙喝酒吃鹽要看量
“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針對這份報告得出的結論,南崗區疾控中心的專家再次強調這十六字,並提醒市民,防病要訣其實就在生活中的舉手之間。
喝水——早起喝杯白開水,臨睡前喝適量的水,一天喝水總量一般應控制在2000毫昇左右;
限鹽控油——一個體重65公斤的人,每天的吃油量應控制在26克左右,吃鹽量應在6克以內(一克食鹽相當於一個牙膏蓋的量),定期吃一頓無鹽餐;
戒煙限酒——每天喝啤酒最好不超過兩聽,葡萄酒最好不超過200毫昇,烈性酒不超過二兩;最好戒煙,如果不能控制,每天不超過3支;
適度鍛煉——因人而異,每天堅持運動1小時,快步走或慢跑皆可,活動時心率不超過170,或以身體微汗不感到疲勞,運動後自感身體輕松為准,每周堅持活動不少於5天(心腦血管等疾病患者的運動量與方式應聽從醫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