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5日訊 “我願意把紅絲帶系在車上,如果你是老人、婦女和兒童,如果你正在寒風裡等車,如果你看到我系著紅絲帶的車經過,你可以示意我想搭車。如果我的車剛好順路,我願意免費搭你一段。我做不了太多,但我願意把這一程溫暖送給你。駕車的親們,願意加入進來嗎?”
17日,一條發自哈爾濱的微博溫暖了寒冬。
“戴老師的永遠站”發來“暖消息”
發出這條倡議的是名為“戴老師的永遠站”的新浪博友。
40歲的博主戴老師告訴記者,他是哈市一位大學老師。今年冬天特別冷,他早晚接送上初中的孩子,路邊寒風中等車的人群中,老人和孩子讓他覺得心疼。他看新聞得知,徐州、北京等地的愛心人士發起了免費搭順風車的活動,只要市民看到系著“綠絲帶”的私家車經過,就可招手免費搭乘順風車。
戴老師想,哈爾濱的冬天也應該飄起溫暖的絲帶,他的“紅絲帶—順風車”微博一經發出,立即被數百網友轉發,網友紛紛力挺戴老師,稱其為寒冬帶來了真誠的暖意。
率先體會,“順風車”遭遇考驗
在發起倡議之前,戴老師先實踐了一周,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情況。
一天早上,他看到一名40多歲的婦女連續招手叫了多輛出租車,都不順路,於是靠前詢問,得知與他方向相同,立即打開車門讓女子上車。一路上,女子異常警惕,一聲不吱,戴老師也跟著緊張。下車後,女子竟不顧戴老師的拒絕,扔下10元錢跑了。
莫名其妙被當成“黑車”,戴老師特別無奈。再有市民願意搭車,戴老師先提“條件”——絕對不能給錢。戴老師每天路過站臺、街口,都盡量靠右側緩慢行駛,常被出租車司機誤會、“擠兌”。遇到市民想搭車,只要不是南轅北轍的,他在時間充裕的前提下,哪怕繞點遠兒,也盡量將對方送到目的地。
網友力挺戴老師倡議
“搭乘人真誠的話語,給了我無限的鼓勵。”戴老師說,大部分市民搭車後,都發自內心地表達謝意,並稱贊他送溫暖的舉動。17日,戴老師經過“試運行”後,正式在微博上發起“順風車”的倡議,公開了自己的行車路線,並在車的右側雨刷上系上了紅絲帶。
網友紛紛轉發、回帖:“讓哈爾濱寒風肆虐的街道上飄滿紅絲帶,一定並不難!”
“哪怕沒有更多人知道、沒有多少人參與,只要拉了一個人,就送出了一份實實在在的溫暖。”
“經常有拉順路人的想法,加入!”
不少車主表示,願意加入“順風車”隊伍,將正能量傳遞開來。
市民擔懮“順風車”的可能風險
力挺、贊揚之餘,也有不少市民提出實施中可能的風險。比如順風車發生交通事故,給乘車人造成傷害,或乘車人在搭乘期間發病等意外情況,責任認定、賠償等將如何界定。作為私家車主,誰也不願意好心付出,結果帶來一堆“羅亂”。
也有網友擔心,萬一搭車的人別有用心,車主的自身安全也難保障。也有人擔心“黑車”乘虛而入,導致這份溫暖“被冰凍”。
戴老師說,對於網友的種種擔心,他還沒來得及細想,他內心堅信,還是好人多,問題都能被愛“化解”。
勢單力孤,熱盼“順風車”成規模
眼下困擾戴老師的是,他個人的力量微弱,一個人、一輛車、一個微博,能看到的人有限,真正獲益的人更是有限。
“我期待,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能接受打開的車門。”20日一早,戴老師看到一個帶小孩的女子在路上打車,他熱情地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助,當場遭遇了一個冷冷的“大白眼”。
“被回絕的時候,我想,對方是對順風車所知有限,對善意還心存戒備。”戴老師說,數九剛開始,寒冬的路還很長。如果哈爾濱多一些車主善意地打開車門,邀請寒風中等車的老弱婦幼搭乘順風車,這個冬天將充滿暖意,我願意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