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6日訊 連日來,哈市持續極端的低溫降雪天氣,使城市路網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早晚高峰時間延長,平峰時段交通飽和、坡路通行不暢、交通節點增多、惡劣的工作環境,這些都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磨礪著廣大公安交通民警的毅力和耐心。但為了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順暢,全體交警選擇迎難而上,在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諸多困難下,始終堅守崗位疏堵保暢,並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再一次向人們詮釋了『交警精神』的深刻內涵。
『御寒四件套』難抵凍傷
哈市特有的高寒天氣,給冬季交通安全保暢工作帶來了諸多困難。為了御寒,除原有警用衣物外,民警們全都不約而同地裝備上了脖套、護膝、熱帖、氈底鞋等四件套和臨時替換的鞋墊,但還是由於連續長時間工作的原因難抵嚴寒的侵襲,並導致大量民警和公安助理員被凍傷,還有很多人患上了風濕病、腎病、痔瘡等各類疾病。
交警顧鄉大隊一中隊教導員劉超就是一名凍傷患者。因其所管轄的公路大橋轉盤道是貫穿江南江北的主動脈,又是歷年去往冰雪節的必經之路,因此中隊日常交通管理工作格外繁重。為了激勵中隊其他民警,他以身作則始終堅守在路面上,來的最早、走的最晚。高寒天氣和刺骨江風使他的腳部、臉部、手部均不同程度被凍傷。『天最冷的時候,四件套也沒用,不到15分鍾就打透。』劉超告訴記者。當記者問他是怎麼堅持下來的,他樂觀地表示,疏導交通可以讓身體逐漸暖起來,還可以轉移注意力,而且等身體凍麻木了,也就不知道冷了。說到最容易凍傷部位,劉超表示是臉部和腳部,『每年冬天總是同一部位復發,治了卻無法去根。』
以雪為令 苦累交加
交通民警冬天執勤的苦與累,不光體現在身體上,同時精神上也承載著巨大的壓力。一到雪天,民警們不論上班路途多遠,都要克服各種困難提前到崗。
今年冬天,以坡路為中心的周邊區域雪後經常會出現車行受阻的情況。尤其是連接南崗與道裡中心區的霽虹橋更是成為了駕駛人心中的『黑色地帶』。為了保障市民便捷出行,道裡大隊二中隊傾警上路、死看死守,采用指揮、引導、推車、排障等各種有效方式確保沿線交通安全、順暢。連續的、超強度的工作量使中隊多名民警及公安助理員因抵抗力減弱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感冒,但沒有一個人要求請假,仍是堅持與其他民警一起上路疏導。我少乾了,別人就得替我多挨累,這是所有民警的一致共識。苦累並快樂著,這是副中隊長祖瑞鑫對冬季交通管理工作給出的不一樣的答案。每逢雪後,中隊民警總要幫助推行七八十臺打滑車輛,觸手後的冰寒質感、腳底使不上勁的吃力感覺,以及車輪空轉濺到身上的冰雪都讓每名民警吃盡了苦頭,但大家還是努力去推車。『一方面疏堵保暢是我們的工作職責,另一方面我們平常對駕駛人嚴管嚴罰,許多駕駛人不理解,借助推車則可以更好展現交警服務性執法的一面,而且有時過往駕駛人也會向我們道一聲「辛苦了」,這讓我們很滿足。』祖瑞鑫說。
形象崗巾幗不讓須眉
冬季最苦、最累的崗位之一應屬各轄區的形象崗,為了展示交警良好形象和城市精神面貌,他們不僅要在崗臺上長時間指揮,還要確保手勢標准利落、剛勁有力。
在大廈崗,每天均有3名女協警輪流上崗,她們既要克服崗臺滑站不穩、高寒低溫的惡劣天氣,又要堅持長時間指揮動作不變形,這需要極大的韌勁。據崗長孫強介紹,她們付出的辛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自己作為一名男同志每天在路面執勤時都無法保證每一個動作的准確,但這些女警們卻都做到了,而且動作更規范、更標准。有時男同志要替她們,讓她們緩一緩,休息休息,但她們仍是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履行職責。